第11版:中国边关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有一种爱,跨越祖国对角线


■谷文苑  郭 靳

牵手。

盛夏夜晚,星光熠熠,边海防线上迎来属于边防军人的“七夕”。

军人的职业特点,注定了边海防线上,坚守是常态、团圆更金贵。

花前月下的浪漫,儿女承欢的幸福……对于边防军人的大多数时间,都只能存载于记忆相册里。边防军人和他们的爱人,很像“七夕”故事中难得团聚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又像是舒婷诗句中描述的橡树和木棉树,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坚持在“坚持的位置”。

今天走近许多边防军人家庭,分居两地、彼此守望是一种普遍的坚持与常态。循着这些故事,我们展开中国地图,用一条条线段,连接起这些家庭中夫妻二人各自生活的地域,便会发现这些线段中的许多,已然跨越了大半个中国版图。

有爱不觉天涯远。相隔数千公里,心系一个小家,胸怀一个大家。中国地图上,那一段段跨越千山万水的对角线,跨越的不仅是距离,更是一种守望、一种责任、一种担当。而正是这一条条长长短短的线段,绘就了边防军人别样的爱情故事。

他们的爱,只问深情,彼此照亮。

本期策划,请您跟随笔者的脚步,走近西部战区空军雷达兵部队的三个军人家庭,走近他们的情感世界。

——编 者  

爱有引力

爱的距离有多远?

从齐鲁大地到青藏高原4000多公里,爱可以跨越大半个中国版图。

爱的距离有多近?

在通信方式如此发达的21世纪,当表达情感的方式从“一纸信笺”跨越到“网络时代”,军嫂王娟依然笃信“陪伴才是长情的告白”,且这种陪伴,应该是长相厮守的相伴。

为了与丈夫团聚,王娟3次向单位申请援藏工作。从山东泰安到西藏拉萨,如果用铅笔在中国地图上连成一条线,她恍然间发现,这是一条跨越大半个中国版图的对角线!

望着那条线,王娟理解了相聚不易,每一个团圆的日子都是彼此生命中最暖的日子。

他叫李晓明,是西部战区空军某高原雷达站站长。这个家在山东威海的小伙,从军校毕业后,就把海拔5300多米的雷达站当作“家”。

她叫王娟,是国家电网山东电力公司员工。这个渤海之畔长大的姑娘,在高原遇到了令她心动的人,“一见到他,我就觉得在哪儿见过”。

然而,在拥有“军嫂”这个称谓之前,王娟并不知道这两个字所蕴含的滋味,也不懂这两个字的重量。她只是在电视上听过这样的台词:“有多少甜蜜,就有多少苦涩;拥有多少荣耀,也要承受同样多的沉重。”

遇见李晓明之前,王娟的日子曾经“车马很快”。

2015年,王娟按照上级安排到西藏援助工作3个月。来到拉萨的第55天、那是一个周日,王娟在一次军地联谊活动中遇到在某直属分队任主官的空军中尉李晓明。也是在那一天,王娟相信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爱有一种引力,可以改变两个人的生活轨迹。就像宇宙中的两个天体,因为被某种力量相互牵引,而有了一种更为稳定的、类似“自转”与“公转”的运动轨迹。

在遇见王娟之前,李晓明自诩是个“木讷的人”。作为一名“军校理工男”,他的世界完全由蓝天、雪山、雷达屏幕,以及战备值班表组成,“刚性”十足且一成不变。

王娟的出现,仿佛给他的世界带来一道光。那天,王娟穿着格子衬衫,在一抹暖黄色的灯光映衬下显得恬静淡雅……回忆初见妻子的画面,李晓明的眼眸散发着柔光。

告别时,他们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此时,王娟的首次援藏时间进度条,已经过去了一多半。

时针飞转。接下来的日子,王娟在海拔3000多米的拉萨城区工作,李晓明一直守在海拔5300多米的雪山上。

交流中,两颗心越靠越近,渐渐“追平”了2000多米的“海拔差”。

2015年10月,王娟援藏工作期满,李晓明也在这个时间申请休假,陪伴王娟一起回到她在山东的老家。那一次,两家人第一次见面。

爱的引力,让这次团聚甜蜜温馨。

2016年3月,王娟再次向单位申请援藏工作。这次入藏,王娟还有一个幸福的理由——一个月后,在高原的蓝天白云、皑皑雪山见证下,伴着战友们的祝福声,李晓明和王娟领取了结婚证。

又一年,王娟第3次申请援藏工作。她说,既然雷达站是丈夫的家,那便也是我的家。

3年时光,王娟3次申请援藏工作。没有人知道,她对高原的环境并不适应,一直都独自生活在海拔较低的拉萨城区。直到第3次援藏工作时的夏天,她才通过探亲,对李晓明的生活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

“我就想离他近一些,更近一些。”2021年5月,得知单位有调往拉萨工作的名额,王娟毫不犹豫报了名。

当领导劝她再考虑一下时,她笑着说,我跟着他“回家”呢,还考虑啥?

就这样,王娟入职西藏电力公司拉萨分公司。一切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几乎是同时,一纸调令,李晓明被调到距拉萨千余公里、海拔5030米某中心雷达站任主官。

“我不能辜负组织的期望,不管在哪里,都要当好空中防线的千里眼。”走马上任,李晓明带领全站官兵狠抓战备训练。去年,在旅机关组织的技术比武中,他拿下指挥军官空情处置考核“擂主”。

同在高原,如今,李晓明和王娟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我们都忙。”他们还像没结婚时那样,要么利用出差间隙碰个面,要么约在车站外的奶茶店聊聊天。

今年春节,完成岗位调整,王娟的工作变得更加忙碌。她在电话里第一时间告诉了丈夫这一情况。李晓明说,我们趁年轻还要多努力,就像两颗互转的行星,成为对方“永恒的引力”。

一次偶然,三次援藏,情定终身。相恋至今,“携手奋斗”是两人心照不宣的约定。

那年,还在热恋阶段的李晓明和王娟相约到海边旅行。街边的礼品店里,李晓明拿起一个海螺壳工艺品,轻轻放在王娟的耳畔。“你听到大海的声音了吗?”他一边对妻子说,一边把目光望向更远处。

“听到了,我听到了海的声音。”王娟将这张海螺壳的图片,永远留在微信朋友圈,她还留下一段话:用心聆听,每一片海、每一座山,都会唱歌。

彼此成就

大学同窗4年,相恋6年——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机务中队指导员李科,满脸幸福地介绍着自己的妻子杨丽萍。

时光追溯到2012年夏天,李科和杨丽萍一起考入成都某大学。第一次班会上,杨丽萍发言时涨红了脸的样子,让李科一下子陷入了情网。

同一间教室上课,同一个食堂就餐,同一个图书馆抢座复习……渐渐地,他们熟络起来,彼此的话题也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李科鼓起勇气向她表白,杨丽萍成了他的女朋友。

美好时光总是那样短暂。大学时光弹指而过。毕业季,年轻的他们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2016年6月,杨丽萍考上了某大学研究生,李科即将启程前往驻藏空军某部报到。

临别前,漫步在校园里,林荫大道撒下点点月光,给这对恋人心上平添几分离别愁绪。

尽管距离越来越远,两人的感情却像他们约定的那样——越来越深。

当兵锻炼、机关见习、任职排长……刚到部队,为了熟悉工作,李科经常“白加黑”连轴转。但即使工作再忙,他也忘不了每天与杨丽萍视频通话。

杨丽萍说,让他们彼此更加珍惜这份感情的,恰恰是这种距离感。

最好的感情,是彼此的成就。杨丽萍在绵阳读研,那几年,李科的休假地点,永远都是她所在的城市。这段“探亲航迹”,横跨大半个中国版图。

相恋多年,两人始终遵守彼此的约定:每年元旦都去拍一张“组合”照片,记录在一起的日子,记录两人的青春,记录他们守护这份感情的艰辛与不易。

一年夏天,因为执行某项重要任务,李科没有告诉杨丽萍便匆匆上了阵地。

与恋人“失联”的日子,也是杨丽萍最煎熬的时光,她把对他的担忧,一点一滴都写在了日记本上。

尝过了离别的苦,2019年6月研究生毕业,杨丽萍决定放弃在家乡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机会,瞒着李科偷偷报考了拉萨某单位——她满脑子只想一件事:“离他更近些。”

飞机缓缓降落在拉萨机场,透过舷窗,杨丽萍望着越来越近的地面,泪水止不住涌出眼眶。

走出机舱门,眼前是连绵的山脉,耳边是呼啸的大风……这一次,杨丽萍铁了心要嫁给李科——2019年8月,他们结束了爱情长跑,步入了婚姻殿堂。

然而在高原,幸福来之不易。即使一同在高原工作,杨丽萍的单位与李科的单位,仍然相隔几百公里。周末到了,杨丽萍就坐上火车,去李科所在部队探亲。有时李科外出驻训,一走就是几个月,这对小夫妻仍然过着聚少离多的生活。

作为机务中队指导员,既要抓外场更要管内场。刚任职时,李科对机务工作并不熟悉,通过一次次起早贪黑跟训保障、一次次与战友促膝长谈、一次次集智攻关破解难题……他渐渐赢得了战友的信任,在高原“扎下了根”。

李科所在部队在改革调整后重新组建,使命任务一再拓展,近年来,李科外出执行任务的时间越来越多,他常自嘲过着“陀螺一样的生活”,乐观和自信是他永不停转的秘诀。

此外,他还有一个“动力”,那就是与妻子的团聚时刻。回到家,李科一定会下厨给妻子做几个拿手菜。就在一个月前,李科和杨丽萍迎来了他们爱情的结晶。夫妻二人给他们的宝贝儿子起名——嘀嗒。

“你用双手托举战鹰翱翔,我用温暖托举着你。”从校园到部队,从沿海到边防,这对恋人彼此成就生命中的温暖,成为对方生命中最柔软的牵挂,也是最坚强的依靠。

守望花开

海拔3600米,雅鲁藏布江畔,某高原机场突然狂风四起,黄沙笼罩了一排平房,房顶的导航天线随风剧烈摇晃。西部战区空军某导航台台长、二级上士杜敏,赶紧找来绳索将其固定。

这是一个高原台站,常年只有几个兵驻守。

台站小,却担负着空军航空兵飞机训练引导的重要任务。连续5年,台站优质保障场次率一直是100%。入伍12年的杜敏,就是这个台站的台长。

“我今天上山来,你有啥想吃的?”刚结束值班离开机房,杜敏接到了妻子赵红梅的电话,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赵红梅和杜敏是同乡,两人通过相亲认识。2017年休假回乡的杜敏,来到赵红梅工作的幼儿园找她。那个在讲台上耐心给小朋友们做示范动作的女教师,瞬间“闯”进了杜敏的心房。

“我是一名军人,也许不能经常陪你,但我会努力对你好。”相识一年,杜敏对赵红梅做出这样的承诺。

2018年夏天,正在老家休假参加同学聚会的杜敏,接到了赵红梅的微信:“我想吃樱桃了。”她的一句“碎碎念”,杜敏却当了真。聚会还未结束,杜敏就打车去超市,买了几斤红彤彤的樱桃,送到她家里。

“那天的樱桃有点酸,但我吃着心里甜,因为这是他专程跑了几公里路买来的。”赵红梅一边回忆,一边描述着她的“酸甜理论”。她说,永远不会忘记杜敏提着樱桃,突然出现在家门口时的笑容。

2019年2月,两人计划领证结婚。

赵红梅来到西藏,那时杜敏还是连队司务长。“嫂子第一次来队,一定要好好转转。”得知班长的女朋友要来,炊事班的小伙儿们忙碌了起来:布置家属房,烧家乡菜……

外面寒风呼啸,屋里暖意融融。围坐一起的战友,争相和嫂子“报告”杜班长的优点和“缺点”。

如今,丈夫和孩子是赵红梅心中最大的牵挂。为照顾好这个家,赵红梅经常往返于西藏和家乡两地。他们的女儿已经3岁了,小姑娘最爱问的话就是:“爸爸啥时候才回来?”

房间里,赵红梅指着中国地图上西藏自治区的版图,告诉女儿:“这里,你的爸爸在这里为天上的飞机‘站岗’。”

那年秋天,一次跨昼夜飞行保障任务突如其来,杜敏正在感冒发烧。

他咬牙坚守在“一号班”岗位上,直到深夜任务结束,才前往驻地医院输液。每当发生这样的情况,杜敏对妻女总是轻描淡写,报喜不报忧……

赵红梅在家乡某幼儿园工作,相对比较稳定。但是那几年杜敏经常生病住院,赵红梅就动了念头,等孩子再大一点,到拉萨去陪伴丈夫。

这个计划一拖就是四五年。去年,赵红梅辞掉工作,追随丈夫来到拉萨。她在台站山下的乡镇租了一间“门面房”,开了一家奶茶店,经营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小事业”。闲暇之余,她会做一些小菜,给杜敏和台站的战友送过去。

高原物价相对较高,杜敏在台站营区外的空地上开垦了几块菜地,带领战士们栽种一些蔬菜和花草。他们还建起一个简易棚子,养了些鸡、鹅等家禽。

两个人就这样一个在山下,一个在山上,守望上山,守望下山,守望花开的日子。有亲戚劝赵红梅,离开这个高原小镇,回到大城市继续当幼儿园教师。她却说,他一个人在这里,我放心不下。我守着他,我的日子才能过好。

夫妻俩的陪伴,也成为这个边陲小镇上的一段美谈。

“组织信任我,把我放在这个岗位上,我就要干好。”这些年,上级也曾征求意见让杜敏调整岗位,他不同意。此前,杜敏在司务、导航、定向等岗位都干过,无论是什么岗位,他都干得有声有色。

这两年,随着部队战备训练任务越来越重,杜敏比过去更忙了。

“不忘过去、不负将来,过好现在的每一天。”今年,二级上士服役期满的杜敏面临退伍和留队。赵红梅说,无论丈夫做出什么决定,她都会支持他、一直陪伴着他。

图①:赵红梅和杜敏夫妻二人在驻地团圆;图②:李晓明一家合影;图③:李科一家三口。本版图片由本人提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