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部战区某保障队采访时,正逢上级首长机关组织实战化演练。负责要素保障的张武告诉记者,直到作为单位代表坐在指挥席上,他才从紧张的备战氛围中感受到那份真实:“怎么也没想到,如此重要的任务会落在我一个年轻上尉身上。”
原来,在确定任务人选时,有人曾对张武提出异议:“保障这种重大活动,容不得半点闪失。张武年龄小、资历浅,为何不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负责?”面对质疑,队长邓永兴力排众议:“年龄小不代表能力差、经验少不等于底气弱。这几年,张武多次参与执行重大任务,表现可圈可点。我们应该给年轻人更多展示机会。”
听得出来,邓永兴这番话是有所指的。记者了解到,前些年,该保障队承担类似的保障任务,一般都会派老同志出马。原因很简单,像这种技术密集型单位,比较讲究“论资排辈”,大家也对此习以为常。“干事创业,是要靠真本事的,怎能简单以年龄和资历设限?而且,从单位建设长远考虑,也需要年轻人尽快成长起来。”邓永兴的意见,得到了党委一班人的支持。
结果,张武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在随后的演练中,他以出色的表现获得上下一致好评。
鼓励支持年轻科技人员担重任、挑大梁,如今在该保障队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翻开队党委制订的人才培养实施计划,记者看到,其中既有分赴军地科研机构的“充电式”培训,也有到业务机关的“帮带式”学习,还有考入地方重点高校的“脱产式”深造,无论哪一种方式,都把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同志摆在优先位置统筹安排。
“队领导总喜欢给年轻同志‘出难题’。”少校张维猛一边笑着打趣,一边向记者讲起了令他难忘的一次经历——5年前,队领导安排当时还是上尉的他,给全队官兵授课。
学生为老师上课、领导听部属讲课,光是想象那样的场景,张维猛就心里犯怵。没想到第一次登台,他便获得了“满堂彩”,从此一发不可收:第一次作为队代表参加某重大项目评审、第一次参加并完成某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开发……经历这一个个“第一次”,张维猛迅速拔节生长,去年6月被任命为工程师。
“不唯资历、不唯学历,只唯能力。”今年3月刚被提升为技术保障室中尉副主任的时间也有同感。2015年,只有大专学历的他来到该保障队,凭借苦心钻研业务、工作认真负责的那股劲,引起队领导关注。第二年,保障队计划建设通信机房和数据中心,队领导打算把这个重任交给时间负责,此时的他只是一名少尉。
质疑声又起,队领导计上心头,精心组织了一场“赛场选马”,让几名候选人同台竞技。果然不出所料,时间在两大类、五项技能比拼中脱颖而出,成为让大家心服口服的一匹“黑马”。在随后的建设任务中,他也不负众望,建成全队的“数据大脑”,为遂行作战保障任务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战斗力保障力建设的成效,不仅仅在于一个个任务和项目的圆满完成,还体现在一批批年轻骨干人才的不断涌现。”该保障队领导告诉记者,如今全队上下“靠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的导向更加鲜明,“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更加浓厚,年轻人在奋力奔跑,老同志也同样冲劲十足。
微议录
用人不拘一格 成长不惧风雨
■李晓霞
一些单位的领导认为新同志资历不够、经验尚浅,所以遇到重大任务、重要项目,更倾向于让老同志顶上去。这样做,虽然比较托底,但长此以往,其弊端同样显而易见:老同志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新同志得不到锻炼机会难以成长,轻则让年轻官兵产生进步无望的错觉,重则造成单位骨干人才青黄不接、结构失衡,以至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
敢于顶风冒雨奔跑的人,总是成长更快。很多时候,一项紧急任务的洗礼,即可发掘无限潜能;一次力排众议的信任,就能激发干事热情。对待专业技术干部,各级要突破唯学历、职称、论文、奖项等局限,不拘一格选贤任能,让年轻同志经受摔打磨炼。同时,年轻同志也要抓住机会、挑战自我、勇挑重任,早日成长为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