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勤保障,主要是指战时做好伤病员的医疗后送、战场救护、卫生防护等工作,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归队率,降低残疾率和死亡率。卫勤保障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部队的有效作战能力以及持续战斗能力的发挥。可以说,卫勤保障能力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基石和后盾。那么,随着战争形态的加速演变,卫勤保障应该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呢?要回答好这一问题,或许可以从卫勤保障的发展经验中获取一些有益启示。
1854年3月,英国和法国介入克里米亚战争,派遣联合军队与俄军作战。战争中,英军士兵由于医疗救护条件非常恶劣,以及缺乏足够的医护人员,导致伤兵死亡率高达42%,甚至超过了战场上的死亡率。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士兵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了战地医院里。英国护士、统计学家南丁格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带着38名护士前往战场。在南丁格尔等人的护理下,6个月后英军伤兵死亡率从42%大幅降至2.2%。经英国军方深入调查发现降低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是,通过改善公共卫生条件,降低了病人的细菌感染率。从此以后,科学的护理制度和完备的医疗设施逐渐成为战地医院的标准配置。
一战中,由于全血不易保存和运输,只能将伤员送到医院输血救治,由于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无数士兵因此丧命。二战中,医学界发明了从血液中分离血浆的技术。由于血浆耐保存、易运输,把血浆送往战场,就如同“把医院送到士兵身边”。在诺曼底登陆当天,盟军后勤飞机将一吨血浆运往前线,当日便挽救了900多名士兵的生命。之后,随着抑菌的磺胺粉和杀菌的青霉素相继量产并投入使用,血浆、磺胺粉和青霉素相互配合,挽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被誉为拯救盟军士兵生命的“三大法宝”。
近年来,通过对大量局部战争中医疗数据的科学统计和经验总结,美军的一些新的医疗理念和制度获得普遍关注。2009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强调,入院前转运受伤战斗人员的时间必须少于60分钟,以便尽可能减少入院前可预防的死亡。此举即源于大量一线医务人员的经验:如果一个严重受伤的病人在受伤后60分钟内得到有效治疗,其生存机会将大大增加。这也被称为“黄金1小时”。目前,美国军方已经在推行“60分钟时间表”,要求规定时间内必须将战场伤员转运至医疗队,此举明显提升了战场救治率。
据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表明,转运时间并不是伤员得到有效救护的唯一因素。美军在审查阿富汗战争期间某特种作战航空团的伤员转运数据时发现,227名伤员从受伤现场到医院的平均时间不到20分钟,存活率为85%。那些没有幸存下来的人,其中的84%在接受救治之前就已经死亡了。而在那些死亡者中,91%可预防的院前死亡与出血有关。这说明,无论转运时间如何,院前早期输血都会有效降低伤情最严重伤员的死亡率。因此,院前尽早使用止血带并输血,可以显著降低出血性休克伤员的死亡率。在此基础上,他们又提出“白金10分钟”的救护概念:在受伤后的关键10分钟内,及时开展特定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院前死亡。这些干预措施包括利用新型旋压式止血带止血、对出血性休克的输血、防止伤员出现失温及凝血障碍等。至此,人们可以总结出对伤员生存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快速医疗后送、使用止血带和及早使用血液制品。
战场救护是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在一些难以预料的战斗场景中,上述三个因素很难同时满足。一些战场实例也证明,在某些情况下,医疗后送并不是唯一的选项,在无法满足后送条件时,战场医护兵的重要性无可替代。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医护兵,不仅需要扎实的医护知识,还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必要时甚至还要能够通过远程医疗会诊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
从“科学护理”到“三大法宝”,再从“黄金1小时”到“白金10分钟”,说明战场医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化而非革命性突变的过程,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有赖于大量实践的探索和经验的总结。这启示我们,一方面,应充分汲取外军医疗救护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采取包括拓展快速医疗后送的方法和渠道、研发新型止血药品和器械、培养和储备优秀的战场医护兵、建立医疗信息传递的标准程序和格式、提升直升机战地搜救和运输能力等措施。另一方面,应加快探索“战斗与战救相融合”的步伐,将卫勤保障相关科目融入部队兵棋推演、实兵演习中,通过专业场景模拟、特定场景构设、极限场景淬炼,不断推动复杂战场环境下卫勤保障理念和方式的创新变革,为卫勤保障充分融入未来无人化、智能化等新的战争形态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