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贵胜,不贵久”是《孙子兵法·作战篇》中提出的速胜思想,说的是作战用兵贵在速战速决,不宜旷日持久。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古往今来久战而胜的战例也比比皆是。相比于速胜,“久胜”更加要求指挥员从全局高度把握战场态势,洞悉敌我实力变化走向,及时抓住扭转战局的有利战机,视时视情转换防御与进攻,做到灵活用兵、果敢决断,这些对指导未来战争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久胜”更加强调合理运用兵力。战争的成本和风险与战争持续时间有着直接关系,故指挥员多期望“兵贵神速”。但实力上的“不允许”或者战场态势的“逼迫”,依托“久胜”达成作战目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充分考虑战场环境的复杂多变、参战力量的联合多元,并结合作战体系中各作战部队的特点及能力,因时、因地、因敌、因己、因势灵活组织运用兵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公元907年的潞州之战中,晋王李存勖因敌、因己、因势灵活用兵,获得了决定性的“久胜”。首先,晋军为避后梁军锋芒,婴城固守,迫使其转“攻”为“围”,为晋王遣兵“救援潞州”争取了时间,是为“因敌用兵”;其次,为牵制后梁,阻止其派兵增援并策应潞州突围战,先后派遣军队攻击晋州、洺州,使后梁军无法加强围困潞州的兵力,是为“因己用兵”;最后,充分利用晋军前期蓄势待发、后梁军的骄纵懒惰以及当前潞州战况,结合奔袭、奇袭等战术,打破了后梁军对潞州的长期围困,并适时乘势兵分多路攻击后梁军队的重要节点,一举扭转战局,是为“因势用兵”。
“久胜”更加注重剖析战场态势。“久胜”是占据劣势一方经常采取的、以设计作战阶段为导向的作战指导思想。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指挥员充分剖析战场态势,确保在不利局面下,能从全局出发,构设有利的作战环境,规划合理的作战阶段,适时扭转不利局面。二战苏德战争前期,德军以强大的军事实力,结合“闪电战”对苏联发动突袭,取得了初期的“速胜”。在此情形下,苏军希望通过“久战”来抗击“速胜”,充分采取补充兵员装备、强化士气、重新部署等举措,并结合即将到来的极端天气等因素,合理选择战场,尽可能弥补劣势。最后,从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莫斯科战役,到战略相持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再到战略进攻的库尔斯克战役,用“久战”取得了对德军的“久胜”。
“久胜”更加要求坚定战役决心。现代战争,先进的军事伪装、欺骗等手段使得战场上愈发真假难辨,指挥员对战场的认知很容易受到影响,战争的“迷雾”愈发制约着指挥员对战场的掌控。谁能拨开战争“迷雾”,谁就能主导作战实施。只有持续侦察、搜集各种情报并进行研判和分析,做到去伪存真、由此及彼、去粗取精,才能透过战争中的层层“迷雾”,排除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风险,从而坚定作战决心,果敢作出正确的作战部署。1934年,在万源保卫战实施过程中,徐向前透过敌人貌似强大的攻势“迷雾”,分析得出敌军经过前阶段消耗,已是“死伤累累、兵疲将乏”的事实。在沉着冷静分析后,徐向前坚定继续打持久防御的决心,从而既避免了前功尽弃、陷于无立锥之地的境地,又极大地在积极防御作战中消耗了敌军实力,瓦解了敌军士气,为获得反攻良机打下基础。在持续的防御作战中,当敌军暴露出“攻击乏力、士气低沉”的有利于我方反击的局面时,徐向前适时抓住战机,下定决心选择南天门为突破口,结合奇袭、穿插等方式,果断出击扩大战果,一举打破了敌人的“六路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