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习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破解制约我军人才工作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统筹推进识才、聚才、育才、用才等各方面改革创新。近年来,西部战区某保障队立足部队任务和官兵实际,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环境,努力为人才减负松绑,进一步激发了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动力,取得显著成效。请看本报记者发回的系列报道。
盛夏时节,在崎岖的山路和高山峡谷之间,西部战区某保障队正在执行勘察测绘任务。仅耗时10余天,他们便凭借自主研发的某型全景数据采集车,完成了过去靠人工难以完成的任务。
“这个装备是我牵头负责研制的。”坐在屏幕前看着实时回传的视频资料,某计划室主任、高级工程师王延斌告诉记者,能够取得如今的成果,要感谢队领导的支持,“整整9个月,我几乎未受杂事影响,心无旁骛专攻精研。”
此事说来话长。2019年12月,各类会议、年终考核、评审授课等公务扎堆展开。作为队里为数不多的大校军官,王延斌本应成为这些工作的负责人。然而,当时的他刚刚受领任务,研发某型全景数据采集车。
这项任务急迫而艰巨——某型全景数据采集车如直接购买,价格昂贵不说,技术配置还难以达到业务需求;如委托地方公司生产,不仅审批周期长、采购手续繁琐,且后续还须做大量调试,时间上不允许。
“王延斌负责的是促进战斗力建设的重大科研项目,队里没有人能够替代他,不准任何人无故打扰他。”没等王延斌言明难处,队领导便在工作部署会上明确,要保证科技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中,防止他们被繁琐的事务性工作缠身而分心。
于是,在随后的大半年时间里,王延斌没有参加一次与业务研究无关的会议、没有代表单位参加任何迎来送往、没有参加非必要到场的集体活动……从方案设计、车辆改装到器材采购、系统调试,经过270多天的专心奋战,王延斌带领团队终于将某型全景数据采集车研制成功。
“科技人员各有专长、各有任务,在培养使用管理上不能搞‘一刀切’。”队长邓永兴深知,有时机关一个想当然的举措,会把负责落实的基层逼得束手无策、将好事实事办得变形走样。只有从实际出发,为科技人员营造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环境,使每个人的知识劳动得到应有的尊重,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动力。正因如此,该保障队近年来涌现出一批专业过硬、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谈到这个话题,专业技术中校陈胤深有感触。2016年,该保障队接到上级命令,要求他们一周内完成某重大任务。这副重担落到了陈胤肩上,他大胆探索创新,带领3人加班加点,提前两天完工。然而,上级机关验收时,却临时提出了新需求,这意味着整个项目将作出重大调整。
自认为颇具新意的“作品”被否定,陈胤措手不及之余,心中难免失望和忐忑——原来的方案被推翻,时间节点保持不变,如果完成不好,自己会不会被问责追责?
果不其然,尽管此次任务最终如期完成,但在复盘会上,仍有人提议对陈胤进行批评教育。知晓前因后果的邓永兴则直言发问:“这次任务返工不是科研人员造成的,陈胤及其团队为什么要挨处分?上级机关个别干部工作考虑不周,不能让基层官兵埋单。”
“我当时已经做好接受处理的心理准备,听到队长的话后,心里除了惊讶和感动,就剩一个念头,以后一定好好干,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陈胤仍有些激动。
好的工作环境能培养人、成就人,也能留住人。在这个保障队,年轻官兵扎根岗位、积极肯干,老同志也不遑多让。59岁的吴朝阳,是队里资历最老的专业技术干部。在4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他有5次机会离开这里,可每一次都选择了留下。“一直待在这个单位,有坚守初心的考虑,但更多的是因为这里适合干事创业。”
“你为我创造条件成长成才,我为你全力以赴履职尽责。”据了解,该保障队成立以来,共取得20余项发明专利。
记者感言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郭丰宽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任何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用其所长才能才尽其用,创造价值。然而,一些技术密集型单位,对科技人员的使用管理却出现了偏差,或没有将其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或让其从事并不熟悉的工作,或使其深陷繁重的事务中,造成了人才的浪费。
习主席在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握军事人才成长规律,把握各类人才发展特点要求,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加强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动力的若干措施》明确,部队各级要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为科技人才松绑减负。这启示我们,要想把广大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就必须将其从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干好自己专业,心无旁骛深耕本职岗位。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是尊重人才应有的态度,也是用好人才需要坚持的原则。西部战区某保障队的做法,值得各级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