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每年夏秋之交,某训练基地会迎来大批部队驻训,演训保障压力陡增。今年以来,该基地主动与驻训部队提前对接、掌握情况,针对训练场地、空域划分、实兵交战模拟系统使用等方面,进行精准化、精细化演训保障,实现“人歇装备不歇、车停场地不停”,提升了演训场地保障效益。这种盘活用好训练资源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当前,各级谋战、研战、练战的劲头足、气象新,部队训练难度强度不断提升。然而实际训练中,由于训练场地难以充分保障、组训方法不够科学、训练手段相对单一等原因,少数单位军事训练存在个别课目在低层次徘徊、低水平兜圈的现象。军事训练作为最直接的军事斗争准备,无论是提高训练质量,还是推进训练转型,都需要在盘活用好训练资源上下功夫。训练资源用得好用得活,军事训练的效费比就高,甚至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科学统筹、多措并举,才能让训练场上的每一颗子弹、每一分付出都产生最大效能。
毛泽东同志曾说:“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重视科学组训、精准施训、因人施训,是我军军事训练工作的好传统、好做法。针对不同任务、不同装备和不同人员技战术水平,应坚持分级分类组训,不搞“一锅煮”“齐步走”,杜绝时间空耗、人员空等的现象。大力开展实战化对抗训练,多设置技战术融合的综合项目,多统合保障内容相似的训练任务,多安排互为条件的对抗演训,充分用好训练资源,挖掘训练潜能,力争“每打一发弹”把攻防双方都练到,每搞一场演习把涉及的单元和要素都练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习主席要求,要探索“科技+”“网络+”等训练方法,大幅提高训练科技含量。用好科技这把“利刃”,可以有效提高训练资源向战斗力转化的效率,可以为实战化训练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和坚实基础。盘活训练资源应从改进训练方法和手段入手,大幅提高训练可视化、交互性和仿真程度,让科技练兵成为盘活训练资源、助力打赢的“倍增器”。
没有练武之地,就没有用武之力。装备变了,战场变了,战法变了,训练场也必须跟着变。如果没有场地条件作依托,提高训练水平就无从谈起。只有按照“一体化设计、集约化建设、开放式使用”的思路,最大限度盘活用好训练资源,把练兵之地建好用好,努力使训练场地环境构设与作战环境相一致、设施布局与战场条件相一致、容量规模与承训对象相一致、各项功能与训练任务相一致,部队才能更好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经受摔打磨炼,不断提升打赢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