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媒体报道,德国批准了一项增加1000亿欧元特别国防基金的申请,用于联邦国防军更新和补充装备。此举,将使德国今年军费开支占GDP的比例提高至2%以上。
涨军费,欧洲并非只有德国。今年上半年,比利时、波兰、罗马尼亚等国也相继提出增加军费开支。欧洲各国旨在通过增加军费开支,提升本国军事实力,以期在欧洲防务自主中获得更大话语权。
长期以来,欧洲防务一直置于北约框架之下。此前,美国多次呼吁北约成员国增加军费,皆被无视或搁置。今年以来,欧洲各国纷纷宣布增长军费,加大对新型武器装备研发投入。人们从中可以窥见欧洲渴望防务自主的决心,以及支持这一决心的军工发展路径。
“花大钱”采购美式装备,问题不少性价比不高
日前,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报告称,2021年,全球军费总开支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创下历史新高。
近年来,世界各国均在增加军费开支,欧洲各国也不例外。有数据显示,今年年初,北约部分成员国将军费开支占GDP的比例提高至2%。其中,德国“豪掷”1000亿欧元用于联邦国防军更新和补充装备,采购包括35架F-35战机、60架波音CH-47F“支奴干”重型运输机和7架P-8海上反潜巡逻机等先进装备。
鉴于欧洲各国均在增加军费开支,英国政府宣布,2024年至2025年,英国国防预算将达到474亿英镑(约合500多亿美元),充分展现出英国重塑欧洲传统军事强国的愿景。
英国新增长的国防预算,一部分用于采购F-35战机,截至目前,已接收20余架,并列装英国皇家空军和海军;还有一部分将用于“暴风”六代机项目等新型武器装备研发,以期通过多国联合研发实现防务自主。
过去一段时间,欧洲各国武器装备进口深度依赖美国,尤其是五代机F-35。有数据显示,位居欧洲前3位的武器进口国分别是英国、挪威和荷兰,这3个国家目前装备了70余架F-35战机。
难道欧洲各国真的心甘情愿向美国进口战机?
事实是欧洲各国皆不具备独立研发五代机的实力,从美国采购F-35战机实属无奈之举。据了解,英国采购的F-35B战机单架造价约为1.1亿美元,每小时飞行成本高达12.5万美元。因此,除了采购成本外,后期保养维修费用也是一笔不小开支。
自F-35战机服役后,事故接连不断,问题颇多。2018年,美军一架F-35C战机空中加油时,发动机突发故障;2021年,英国海军一架F-35B上演从航母上坠海的事故;2022年,韩国空军F-35A战机又发生了机腹着陆的罕见事故……凡此种种,F-35战机性能的可靠性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其实,F-35战机自量产以来,就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是发动机质量差。由于没有采用可靠的耐高温材料喷涂,F-35战机发动机叶片在高温环境下损坏频繁。这就导致了在后期维护过程中,维修一台F-35发动机耗时往往很长。去年2月,美国廷克空军基地就没有按时完成发动机维修任务,进而使F-35的出勤率大打折扣。
二是零部件供应难。前不久,美国宣称,F-35战机的一些零部件供应商遇到难题,可能无法按时交货。这是因为,过去F-35战机的上千个零部件都在土耳其生产。随着美国将土耳其“踢”出F-35战机项目,零部件供应链断裂。其中15个关键零部件生产效率大大降低,部分零部件甚至无法生产,只能使用质量较差的替代品。
三是作战半径小。以英国采购的F-35B战机为例,在不进行任何挂载的情况下,战机空重为14.6吨,最多可载油6.1吨,最大航程仅为800多公里,作战半径小意味着作战能力大打折扣。投入巨资采购F-35B战机,到手后却难以打远仗,英国只能充当“冤大头”。
因此,即便已经初步敲定了F-35战机采购计划,但英、德两国也不会放弃六代机研发项目。
联合研制六代机,“合作共赢”好过“单打独斗”
F-35战机暴露出的种种问题,让欧洲各国“如嚼鸡肋”。因此,欧洲亟须摆脱美制武器,研发先进战机,以期实现欧洲防务自主。
以英、法、德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提出了“未来空中作战系统”和“暴风”六代机项目这两种方案——
2017年,法国和德国共同发起了“未来空中作战系统”项目。2年后,西班牙宣布加入。“未来空中作战系统”包含无人飞行平台、下一代战斗机、作战“云”平台等,预计到2040年取代“阵风”和“台风”战机,该项目总耗资或将超过1000亿欧元。
2018年,英国在范堡罗航展上对外界宣布了“暴风”六代机项目,并展示了该机的全尺寸模型。随后,瑞典和意大利先后宣布加入该项目中。“暴风”六代机项目与“未来空中作战系统”一道,成为欧洲空中防务发展的两大引擎。
有专家认为,鉴于这两个项目技术难度大、投入资金多,权衡利弊,很可能最终形成一种共性方案。
近期,意大利莱昂纳多集团收购了德国亨索尔特公司一部分股份。亨索尔特公司在“未来空中作战系统”主导机载电子设备研发任务,而莱昂纳多集团则在英国主导的“暴风”六代机项目中负责新型多功能雷达研发。这两家公司之间的深度合作,可能使欧洲“未来空中作战系统”和“暴风”六代机项目更具互操作性。
其实,欧洲各国早就意识到,在装备研发领域“合作共赢”好过“单打独斗”。欧洲多国联合研发战机不是第一次,“台风”战机就是先例。20世纪80年代,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5国达成协议,决定联合研制“欧洲未来战斗机”。虽然法国后来退出,但其他4国仍旧延续合作。1994年,“台风”战机试飞成功。2003年,该战机正式服役,之后列装欧洲多国军队,满足战机更新换代的要求。
当前,欧洲各国要实现防务自主,仍有诸多难题需要攻克。不过,从多国联合研制六代机这一事件看,无论最后成功与否,努力摆脱美国束缚,是一种进取姿态。
武器出口份额增长,渴望走上防务自主之路
近年来,欧洲武器出口量逆势上扬。在世界军贸市场上,欧洲装备拥有较高的性价比,深受北非、中东等国家军队青睐。
法国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武器出口量位列世界第三。在过去5年里,武器出口份额增长了59%,占世界武器出口份额的11%。其中,“阵风”战机是法国武器外销出口的“明星产品”,印度、希腊以及中东国家都是它的重要客户。2021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与法国签署合同购买了80架“阵风”F4战机,这是法国军贸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战机出口订单。
德国占据武器出口量第四的位置。有数据显示,2021年德国武器出口份额达到15亿欧元,“豹2”系列主战坦克等装备主要出口至荷兰、西班牙、土耳其等国家军队。
瑞典飞机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经过多年耕耘,瑞典萨伯公司在一些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加速“赶超”,成功打造出一系列性价比较高的现代化战机。其中,JAS-39“鹰狮”战机被誉为“北欧守护神”,远销巴西、南非和泰国等国家军队。
今年6月,欧洲国际防务展上,多种“明星”坦克亮相。其中,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展示了新型“黑豹”主战坦克;法国Nexter集团推出了新型“勒克莱尔”XLR主战坦克;德法合资的KNDS防务集团公开了“增强型主战坦克”。不难发现,此次展出的新型坦克,拥有诸多“硬核”功能:采用更大口径的火炮,增加无人机发射功能,火力、主动防护和态势感知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由此可见,欧洲各国在陆军装备研发上依旧占据主流地位,引领着世界发展潮流。不过,五代机“缺位”是欧洲国家最大的“心病”。这时候,他们不得不将目光放长远,聚力发展六代机,这不仅可以实现战机跨代升级、提升欧洲防务自主能力,还可以在未来军贸市场抢占先机,赢得战略主动权。
盖高楼,还要地基深。不可否认,欧洲老牌工业国家有着深厚的军工研发实力。但是,新型战机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专业领域协同发力。表面上看,考验的是国防实力,实际上需要强大的综合国力作支撑。
在欧洲各国下血本涨军费的情况下,以“未来空中作战系统”和“暴风”六代机项目为代表的新型武器持续开启多国研制模式。欧洲防务自主之路到底能走多远,最终会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让我们拭目以待。
图①:德国莱茵金属公司推出的新型“黑豹”主战坦克。
图②:意大利一家军工企业生产的某型装甲车。
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