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队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力量。办好思政课,必须抓好思政课教师这个关键,给学生心灵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境界、坚定政治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必须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尤其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重要作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为抗大制订的教育方针第一条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他勉励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抗大教师,首要的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用共产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去“观察问题、研究学问、处理工作、训练干部”。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并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总要求,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
思政课教学的职责使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思政课教师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强国志、报国情。在教学内容上,思政课教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等。特别是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较快,国家各方面建设日新月异,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常备常新、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此外,思政课还要针对不同学段因材施教,根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科学设置具体教学目标、完善课程体系,等等。教学要求的政治性、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和教学方法的时代性,对思政课教师的综合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
办好思政课,必须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必须持续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使广大思政课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以坚定信仰引导学生铸牢理想信念。人无信仰不立,国无信仰不兴。坚定的信仰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列宁曾指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课程是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对思政课而言,“传道”首先要解决好理想信念问题,做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思政课教师心中牢牢扎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习主席强调:“好老师应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思政课教师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放在教书育人的第一位,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以自身的明道、信道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以深厚情怀引导学生立志成才。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就必须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育人情怀。有了家国情怀和育人情怀,才能让思政课充满真情实感,才能让学生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习主席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到自己“为什么对焦裕禄那么一往情深”时说,在上初中一年级时,“政治课老师在讲述焦裕禄的事迹时数度哽咽,一度讲不下去了,捂着眼睛抽泣,特别是讲到焦裕禄肝癌最严重时把藤椅给顶破了,我听了很受震撼”。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情怀最能打动人,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广大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要涵养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要有育人情怀,对马克思主义教育事业投入真情实感,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有执着追求,努力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拼搏奉献的引路人。
以师者仁心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就要有仁爱之心,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心中始终装着学生,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程。要以学生为根本,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信任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成长的喜悦。要有包容之心,对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多包容宽容、多鼓励激励,把解决这些问题作为思政课教学的现实课题,以平等姿态与学生沟通、交流和探讨,在教学相长中实现共同进步和提高。
三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思政课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道德品行、成为“人师”,努力实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
提升理论素养,夯实专业功底。“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习主席对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要求,其中第一条是“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中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以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必然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还要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此外,厚实的知识储备、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也是思政课教师的基本素质。思政课教师唯有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专业功底,时刻保持“本领恐慌”,刻苦钻研、勤学务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才能“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增强思维能力,开阔知识视野。思政课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应该是观察认识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的立场、观点、方法。这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引导学生在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互联网让世界变成“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学生面对错综复杂、真假难辨的各类信息越来越多,对世界性问题的关切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具备宽广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在科学比较中回答学生疑惑,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
强化道德修养,涵养高尚师德。“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思政课教师要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铸魂者先铸其魂,就必须不断强化“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坚持事业至上,忠诚教育岗位,敬畏讲台、珍惜讲台、热爱讲台,潜心治学、严谨笃学,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全身心投入到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宏大事业中;坚持警心策行,恪守师德师风,以德修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引领事业,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涵养人格,用扎实的知识素养解疑释惑,用深厚的仁爱之心传递温暖,努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