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烈火之中见真金


■孙晋升 赵宏畚

新中国第一部描写抗战的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小说、被《人民文学》编辑们誉为工农兵创作的第一座“纪念碑”——这三个“第一”,成为笼罩在《平原烈火》(人民文学出版社)这部长篇小说身上无比闪耀且不可磨灭的光环。品读这部小说,仿佛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回到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1942年,日军纠集5万余人,在冈村宁次指挥下,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史称“五一大扫荡”。在此期间,冀中抗日根据地的游击队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涌现出许许多多令人敬仰的英雄和可歌可泣的故事。小说《平原烈火》讲述了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抗日根据地遭受严重损失,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宁晋县大队在大队长钱万里和一中队长周铁汉的带领下,历经孟各庄突围、柳子行血战等战斗,最终成功突围转移,继续与敌斗争的故事。小说热情讴歌了燕赵大地上的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942年5月……冈村宁次坐上飞机,在天上指挥着5万鬼子兵进行大‘扫荡’……日本鬼子的汽车把遍地金黄的麦子轧烂在地上,骑兵包围了村庄,村庄烧起来,熊熊的火苗把黑烟卷上天去。步兵们端着刺刀,到处追着、赶着,把抗日群众从东村追到西村,又从西村追到东村……”《平原烈火》开篇以白描手法向读者展示了灭绝人性的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实施“三光”政策的罪行和根据地惨遭蹂躏的“地狱”景象。这些景象并不是凭空杜撰,而是作者徐光耀这个13岁参军并于同年入党、亲身参加100多场战斗的老兵真实的经历。从这个意义上看,《平原烈火》不只是一部小说,而是作者回忆的艺术升华。

《平原烈火》紧紧围绕战斗展开,展现了一群手无寸铁的农民面对敌人的侵略,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英雄气概。小说着重刻画了周铁汉、钱万里等英雄,他们有着坚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以及面对危局险局时的沉着冷静。然而,小说没有给主人公强加闪亮的光环,更没有回避他们走过的弯路、受过的损失,也真实反映了普通农民对战争的恐惧。但他们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积小胜为大胜,用小小的胜利一点点提振士气、稳定军心。正是这些真实的描写,才让主人公的形象更加生动,让广大基层指挥员的形象栩栩如生。

小说描写了反面人物——二中队长刘一萍。作为一个农村知识分子,他却没有坚强的意志,面对强大的敌人和残酷的战斗,他动摇、怯懦、丧失信心,最终走向死亡。这显然是当时环境的真实再现,从侧面反映了残酷斗争对革命队伍的大浪淘沙。

回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一个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宛如燎原的星火,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熊熊烈火。战斗的烈火在中华大地燃烧,这烈火更是对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力量的考验。烈火见真金。只有通过这种考验,革命的队伍才会愈发壮大、坚强,这也正是《平原烈火》书名的内在意义。

据作者本人讲述,小说中大队长钱万里的原型是冀中军区六军分区司令员王先臣,周铁汉的原型是战斗英雄侯松坡。写这本书时,他将王先臣的遗像挂在墙上以激发自己的写作热情和灵感。2021年12月,96岁高龄的徐光耀将《平原烈火》版权永久捐赠给人民文学出版社。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