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纵有千年哲人言之凿凿,但是,倘若这条河流是历史的铭记、岁月的回溯呢?
事实上,世间每一种民俗的延续,每一种风尚的流传,就是一段历史河流在现实中流淌。虽说逝者如斯,但我们可以从中鲜明可见地辨认出价值期待和文化理想,从而身临其境地回到“历史现场”,再一次踏进历史的长河。
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俗相传。记者生涯走边防,经历和分享过许多边防官兵年年持守、代代延续的传统。细细品味这些充盈着“军味”的独特而质朴的节庆活动,仿佛走进历史的美学,掬捧起岁月的浪花……
“八一”,和独龙族兄弟共同的节日
别小看独龙江边防连的这个“节庆”活动,它源起于千年的历史跨越。
云南怒江大峡谷的独龙江畔,居住着有许多神秘故事的独龙族。
1950年,我军先遣分队在原始森林里跋涉了7天7夜,首次进入峰巅横绝的独龙江。由此掀开了独龙族历史的新篇章,史学家将其称为: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千年跨越。
边防部队用一个个“第一”,改变着人迹罕至的独龙江——开办第一个学校、耕播第一块稻田、修筑第一条马帮路……
独龙族没有文字,他们用歌声记录着历史——家里结一千条绳子也会断掉,心里刻一颗五角星就一辈辈记着。
20世纪50年代的一天,说话间到了“八一”。当时边防连队驻地没有旗杆,战士们就攀登上一棵高高的大树,迎风悬挂起“八一”军旗。独龙族群众见了,纷纷赶来打探,听说今天是解放军的节日,立马献歌献舞,和连队共贺“八一”。
从此,每逢“八一”,他们都要换盛装、携琴笙,赶来部队驻地,且歌且舞、笙箫相欢……
当然,边防部队的这个传统也有了新的内涵——不仅和兄弟民族欢歌笑语庆“八一”,同时还把这天作为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日。
竟日采访,夕阳晚照,只见即将散去的群众纷纷捡起石块,在江水中洗干净后,一块块堆在连队门前。一问缘由,油然感动:民族有俗,这是祈祷吉祥平安的“玛尼堆”……
此当以伟人的诗句赞之吟之: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公开的情书
《诗经》中的“琴瑟友之”,有一种直白的解释是——“最好的女子要和最好的男子在一起。”
在云南边防高黎贡山的 “片马丫口”哨卡,缘于中秋的一个独特的传统,将这种美好的情怀表达得那么坦诚而炽热。
但凡传统,大都起因于一段难以忘怀的往事。这是一个有着百年沧桑的边域要塞。崇山峻岭间那条通往山外的坎坷道路,夏有泥石流塌方,冬有暴风雪封山,一年里半年路断人稀。人家是“要想富,先修路”,连队官兵却是“要写信,等天晴”。
连里有个谭班长,刚刚进入热恋状态,可偏偏“锦字无凭南雁杳”,与女朋友的通信联系时有时无,难免惹出一些误会。好在作为“过来人”,指导员思想工作够“接地气”——征得当事人同意,让山外营部的老乡将姑娘的来信拆开,然后通过电话念给谭班长听,再由其口述回信,誊抄后寄回。
书来信往,蜜语甜言。这个秘密一直到中秋之夜举办的婚礼上才“曝光”,“公开”的情书酿成甜蜜的爱情。而在那一刻,没有满堂的哄笑只有一双双湿润的眼睛……
这事给了指导员灵感,他提出:每年中秋之夜,官兵可自愿在联欢会上选读妻子、女朋友的来信,让大家品味“千里共婵娟”的心境,感悟“战士自有战士的爱”的爱情观。当然,还必须评选出“最美的情书”,奖品是一个连队炊事班自己做的“花好月圆”大月饼。
原本还担心大家羞涩不上台,没想到年轻人那叫一个坦诚大方:情爱在怀,何羞之有?
中秋之夜、山风飒然,边关月圆心亦圆;家书情书、凝情含意,千里思念心亦甜。一朵朵心头隐秘的花绽放边关,在水深流静、天高云淡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后来,随着边防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微信、视频等全新的手段替代了笔写手书之信。
尽管这也变那也变,唯独连队的这个传统一直没变。连队也想过改变,比如把“最美的情书”的奖品换成个蛋糕什么的,但战士家乡的姑娘们坚决不同意——咱稀罕的就是边关的明月、连队的月饼……
腊月二十九,罐头下面条
一般而言,无人区的定义是“没有人类常驻的区域”。但这是所指的是生存者而不是守卫者。
20世纪70年代,在西藏的一个无人区,就驻守着这样的守卫者——边防连队的一个前哨班。
由于风雪高原的时差和连轴转的边境勤务,加之无人区和外界处于封闭状态,更不巧的是,班里唯一的计时闹钟偏偏又坏了,这一下便误导着战士们的时间概念出了偏差——把腊月二十九记成大年三十了。于是,他们按“节日食谱”,把存下来的一筒牛肉罐头、一筒酸菜打开,下了一锅挂面当年夜饭。
年夜饭是吃了,可总觉得有点不对劲,讨论了半天还是各执一词,他们决定向连部发电报求证——何日是除夕?
虽然送年货的车已经派出,但攥在手里的电报还是让连长、指导员心里揪揪的、眼睛湿湿的,马上回复——明天是三十。军礼。
也是,他们把年都过了,拜年已晚,就用军人最高的礼节来表达万语千言吧。
接下来的故事就顺理成章了:一来一往的电报成为连史室的重要收藏,而连队有了自己的节庆活动——
每年的大年二十九,学军史连史,吃罐头下面条。即便是现代化的后勤保障已经彻底改变了边防生活条件的今天,此传统依然。
一旦相识,永久相思。我相信,当某一段历史定格为传统,就意味着岁月储存进了记忆。
千年之前,柳永曾以诗相问:“故人何在?烟水苍茫。”走万里边关,访天涯哨所,那些激情叙事、美感瞬间,心头涌动出慨然之答:江山在、边关在、故乡在、青春在、记忆在,你们在,我亦在……
本版插图:李 振
图片制作:贾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