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党的建设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冲锋在急诊一线

——记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急诊医学科主任宋海晶


■刘殿如 本报记者 安普忠

“上呼吸机,深静脉置管,输血抗休克”……前不久,一名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被紧急送到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后,急诊医学科主任宋海晶一边指挥医护人员快速接诊,一边俯下身来紧急施救。

抢救患者生命,是急诊第一使命。宋海晶介绍,急诊医学科突发情况多、工作节奏快,都是病情来得急、来得重的患者,医护人员必须时刻保持待命状态。他深刻感到,面对不同类型、不同症状的患者,只有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苦练救治技能,准确应对突发病情,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急诊医生。为了挽救一个个患者的生命,宋海晶练就了快速鉴别病情轻重、快速进行诊断、快速进行适当处理的“三快”本领,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能,确保每一位急诊患者病情不被延误。

今春一个深夜,一名退休老干部出现头晕、呕吐、肢体麻木等症状,来到急诊室时意识已模糊,难以说清病史和饮食情况。宋海晶根据平时积累的诊断经验,迅速判断可能是“乌头碱中毒”,并第一时间对症下药。由于他判断准确,为这名患者赢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使老干部平稳度过了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期。

端午节晚上,一名生命垂危的战士被紧急送诊,正在值班的宋海晶有条不紊指挥医护人员快速抢救。高流量吸氧、胸外心脏按压、连接心电监护仪……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这名战士的意识逐渐恢复,宋海晶这才松了一口气。

“我参加过抗击非典等任务,有抗疫经验,请组织批准我到疫情最前线!”前年疫情暴发后,宋海晶向中心递交了请战书,军人和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让他再次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主动出击、冲锋陷阵。当时,面对发热门诊就诊人数激增的严峻形势,他带头进驻门诊,研究制定10多项针对性措施,按最紧急情况严密规范诊疗程序,连续60多天铆在诊区,坚守在病房。

“我所在的急诊医学科是与疾病斗争的‘急先锋’,随时有可能面对病危患者,必须时刻保持作战状态。”宋海晶介绍,最忙的时候,他一个夜班就接诊抢救几十位患者。对于急诊工作的高强度,宋海晶也曾犹豫过、动摇过,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守,而且一干就是18年。这期间,有16个春节他都是在急诊岗位上度过的。

宋海晶的坚守和付出得到了组织和大家的肯定,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战略支援部队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所在急诊医学科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所在党支部被评为战略支援部队先进基层党组织。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