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参谋而言,突然加倍忙碌,一定是大项任务来了。
这天是休息日,而空军某空防基地作战侦察处,一早就忙了起来。
基地定期组织的体系训练,进入到正式筹划阶段。当天,忙到营院的路灯亮起,作战侦察处副处长刘永飞带着各专业要素的参谋人员,做好协同简令表,并对下步工作进行了分工。接着,大家分头通知各单位领受任务。
一张表,统起千军万马。按照这张表,基地所属航空兵、地导、雷达、通信等多兵种力量,以及驻地陆军部队、外区驻训部队将混编集成,组成红蓝双方,运筹用兵,展开攻防。
刘永飞说,现代战争是体系之间的对抗,战斗力只存在于体系之中。一个理想的作战体系,就像不同模块拼接成的积木一样,各模块协同工作并相互影响,才能在战场释放令人想象不到的能量。
这几年,为了搭好体系这块“积木”,该基地按照“部队分训—编组合训—兵种合同训—军种联合训”的分级分层能力生成路径,定期组织体系训练。运用体系之力,练强每一个模块,练硬每一个编组。
不断磨合中,体系逐渐成形。这张协同简令表,见证了基地几年来的体系之变。
组训更简单。一张表,取代了过去厚厚一沓计划方案。记者从“瘦身”后的表格上看到,第一栏是任务描述,第二栏是指挥员意图。任务描述只有8个字,指挥员意图言简意赅,不到200字。
编组更灵活。就像在手机上自主下单点菜,相关部队领受任务后,如何达成作战目的,需要用到什么兵力要素,部队按需进行菜单式编组,基地统一调配资源。
协同更高效。部队领受任务后,自行制作协同卡、编组表,并以任务飞行员或主要兵种部队为主体,抽组兵力要素,进行编组内、机组内协同。相比基地统一组织协同,这种协同效率更高,研究得更深。
有一次,航空兵某旅作训科参谋杨栋,接到支援陆军某地面分队进攻的任务。当天,他们与陆军某部参谋坐在一起,商讨对策。那次任务研究会,一直开到深夜。
第二天,该旅飞行员毕博驾机飞临目标空域,刚准备进入攻击航线,就收到了地面防空火力的预警提示。在队友的掩护下,毕博启用备用航线,很快重新锁定目标,并投射一枚弹药。炸弹像长了眼睛,在“敌”坦克堆里爆炸。
协同简令表的“瘦身”,给了更多官兵运用智慧、施展谋略的空间。
去年一次体系训练,蓝方出其不意地攻击红方指挥机构。没想到,红方指挥员带着精干力量登上预警机,直接把指挥所搬到空中。一道道命令从空中发布,红方各单元开始有序反击……
近年来,从“单打独斗”“八仙过海”,到融入体系、利用体系,再到形成体系作战能力,“体系”成了基地“军语词典”里最常见、最常用,也是各类作战战备文电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相伴随的,是战斗力的“积木”越搭越强,协同越来越默契,战法越来越多变。这背后,“搭积木”的参谋们,更为深切地感受到模式之变、模块之变,以及搭好每一块“积木”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