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
上世纪八十年代,杨善洲和下属一起到龙陵下乡,晚上在招待所吃饭。第二天,他问秘书前一天晚饭多少钱,得知是当地干部结了账。于是,他让秘书连夜坐公交将6块5毛钱的饭费还了回去。秘书很不解,杨善洲却说,民心才是大账,小事小节上必须守住共产党人最基本的底线。还有给孩子们立下不准“看白戏”规矩的焦裕禄、大半辈子与林业管理打交道却从不占公家一寸木材便宜的谷文昌……许多优秀党员干部正心明道、怀德自重,严以修身、防微杜渐,在工作的小事小节上加强自我修养,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注意完善自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也由此赢得了群众发自肺腑的尊重和景仰。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古语,至今读来仍然发人深省。善虽小,日积月累、坚持到底,就能成就事业的高山;恶虽小,不以为然、坐视不理,就会滋生不正之风,最终蚁穴溃堤。个别因违纪违法身陷囹圄的党员干部,并非从政之初就踏上歧途,大多是自以为小节无伤大雅而自谅自恕,小利无足轻重而等闲视之,导致底线一退再退,原则一失再失,“乱花渐欲迷人眼”,最终在诱惑和考验面前迷失自我、败下阵来,留下“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的无尽懊悔。
小事小节不仅关乎个人品德操守,更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小事小节上的漏洞如果不及时加以修补,久而久之就会由量变引发质变,最终成为廉洁自律大决堤的“管涌口”。对小事小节放任自流,就是对党性原则的淡化和轻视。对小事小节较劲较真,则是对名节操守的珍惜,体现的是坚定的党性原则。共产党人的形象就是从注重这些小事小节中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有一年,江西的同志到北京开会,顺便给朱德捎去几筐冬笋。朱德批评说:“下面的同志往中央送东西,这个风气不好。这些冬笋都送到机关供应站去,让大家按市价购买,谁吃谁掏钱。我们要吃,也得拿钱去买。把收回的钱交给江西的同志。”
走好自重自省自警之路,做好慎独慎初慎微之事。每名党员干部要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守起,常掸心灵灰尘,常清思想垃圾,管住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朋友圈,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做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如此,方能筑牢廉洁自律的“防火墙”,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锻造百毒不侵的“金刚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