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则新闻,编者无意对这两名指挥员作出评判,因为结果已经说明了一切。但细想来,问题远非选择“抢修”或“暂弃”这么简单。
一名指挥员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作出什么样的决策,主要取决于平时训练和临时发挥,两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长期以来,一些基层部队比较重视基于作战构想的训练,方案预案准备得很充分,制订了不少“标准答案”,这对提高官兵应急应战能力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一旦对方案预案和“标准答案”产生“决策依赖”,不能根据敌情、我情和战场环境的变化快速找到“最优解”,就会陷入昏招频出、被动挨打的窘境。
第75集团军某旅这场演练中一名指挥员的特情处置就是如此,相信不少读者也会和报道中的一些官兵那样感叹“这么简单”。殊不知,这种事后诸葛式的顿悟,恰恰反映出“决策依赖”的弊端。
战争是你死我活的较量,容错试错的空间极小,哪怕一个闪失、一次误判,就有可能影响全局。希望一线指挥员在砥砺提升组织指挥能力方面,少走一些捷径、多下一些苦功,少一些“想当然”、多一些“真敌情”,巧用装备、活用战法,练就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正确应对的打仗本领。此外,也给演练导调人员提个建议:在特情、险局设置上,一定要把官兵导向复杂陌生的战场而非程式化的操场,导向机动灵活的战术而非写在纸上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