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军队院校作为输送强军人才的主渠道,必须结合基层部队岗位任职需求、学员任职能力要求和思政课教学特点,加强机理探析、创新研究和路径探索,推动军队院校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
以“正”校准方向标。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肩负着为党育人的重要职责,在政治方向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始终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加强军魂教育,坚定不移把政治建军放在首要位置,扎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入”,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融入所有课程,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各学科专业、各课堂教学、各研究领域。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引导思政课教员做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用真才实学和人格魅力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启发教育学员,矢志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以“精”打造精品课。对军队院校来说,思政课是正心育人的主要载体,必须精雕细琢打造精品课程。在教材编写、备课试讲、课堂教学等各环节坚持精益求精,发扬集体备课、集中研讨、集智攻关的团队精神,深度挖掘运用好思想塑造这个核心要义,把思政课打造成打动人心、深入人心的一流课程,推出更多备受学员欢迎的思政“金课”,实现以一流课程培育一流人才的目的。
以“活”提升耦合度。一方面,在思政元素运用上要“活”。各类课程在挖掘思政元素的过程中,要立足本课程的特点把握好度,能“融”则“融”,不能生搬硬套;能“合”则“合”,不可生拉硬拽,坚持思想引领、实效为先,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产生协同效应。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运用上要“活”。青年学员对网络有着与生俱来的依赖性和亲和力,要强化“互联网+”思维,以网络慕课、思政微课、资源共享课等为依托,借助军事职业教育平台和网络化教学实践,用活用好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政课教学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激发线上与线下协同育人活力,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质增效。
以“实”立起硬标尺。思政课教学最终是要解决学员思想问题和现实问题的。如果在思政课上搞花架子、假把式,形式和内容脱节,那就背离了初衷。现实中,思政课教学入耳入眼易、入脑入心难,要准确把握学员的现实思想和成长成才规律,掌握学员所关注的、所困惑的、所烦心的现实问题,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军校教育培养的学员德行修养如何,价值观端不端正,人生观牢不牢固,最终要靠军事实践来考察检验。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突出信仰导向、品德导向、能力导向和作风导向,科学量化评估“标尺”,做实思政课教学的“后半篇文章”。
以“真”奏响主旋律。思政课只有充满真情实感,才会有滋有味,才能让学员真学真信、真懂真用,才能让真理入脑入心。最是真情能动人,思政课教员要心怀真诚、胸怀真情,走近学员生活,走进学员心灵,做到“以理服人”与“以情化人”相结合,把思政课打造成强基固魂的“心灵哺育课”,打造成暖心贴心的“思想培育课”,从灵魂深处激发精神动力、思想活力,引导学员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政课的本质是“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必须理直气壮地讲大道理,释放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思政课教员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力争把马克思主义这本“真经”讲深、讲透、讲活。
以“统”当好主心骨。习主席指出,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院校党委要坚决落实主体责任,把思政育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教学质量评估机制、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委书记是思政育人的第一责任人,要坚持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相结合,投入足够精力,加强调查研究,深入教学一线、科研一线、管理一线解决实际问题。要强化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牢牢把握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培养原则,不仅把好教员入职的政治关,还要把组织功能延伸到课堂里、教学中、科研上,把思政课教学的各环节统筹好,形成体系链路,为军事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武警警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