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军校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在哪里都是一种锻炼”


■程 昶

6月的青藏高原,西北风一如既往的劲烈。

那晚,我迎风回到宿舍楼,看到刚从学校分来的军士李金辉一个人坐在学习室,低着头,捂着脸。走近一看,他眼圈红红的。

“你怎么了?”一问才知道,李金辉觉得自己能力很强,现在让他一直待在中队维护组,感觉自己的能力没办法施展,一个人躲在这里胡思乱想。

听着李金辉的话,我猛然想起曾经的自己:火控专业毕业下连,即被转行为机务专业,不到半年又被安排来带新兵。起初自己也是“种种想不通”“一百个不情愿”,但正是这些“陌生领域”的历练,让我实现了更快成长。于是,我安慰他说:“这个岗位上的‘课’早晚都得补,就当是一次锻炼。”

一个人往往能在别人身上看到真正的自己。我是一名去年刚从空军工程大学毕业的少尉排长,分配到西北一支航空兵部队。

到部队报到那天,下着小雨。大巴车绕山路盘旋,颠簸了1个多小时,又换乘接站的军车,再途经泥泞的村庄小路,半个多小时后才到单位。都说“苦地方、远地方,建功立业好地方”,当时我想:组织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才把我放在这里吧。

初入营门,战友们很热情招呼我到宿舍。突然一声哨响,大家匆忙跑下楼。隔着窗户,我看见汽车载着他们快速驶出营区,直到晚上快熄灯时才回来。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是进场维护飞机。

特殊的入营仪式,让我有点慌:专业改变了,我能行吗?

第二天早上去饭堂的路上,我见到了一位即将成为我师傅的老军械——张磊。他知道我是学火控专业的,笑着问我:“做好当一名机务兵的准备了吗?”

我想也没想,大声回答:“时刻准备着!”在学校,我是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到部队,我同样想当一名优秀的军官。

拧螺丝、拧保险丝、包扎电缆头……我开始进场跟着师傅学习军械知识。时间一久,我难免会感到有些索然无味。直到有一次飞行训练保障,我才在心里悄悄校正了航向。那天,太阳光很强,机场特别嘈杂。我跟在师傅身后,亲眼见他为了确认一个座椅上的保险设备是否紧固,爬进了40℃的机舱。

天太热,师傅黝黑的脸上满是汗水,身上的机务服已经湿透。然而,他的脸上没有一丝不耐烦。此刻,我似乎明白了大家常说的那句话:机务人员一手托着国家巨额财产,一手托着战友生命安全。

“我一定能干好机务。”我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这一次,说得格外认真。

那天过后,我一门心思钻研机务工作,想尽快“放单”。没想到,刚摸出点门道,机关通知让我去带新兵。临行前,师傅对我说了一句话:“你是我带过的最有悟性、也是进步最快的徒弟。”

师傅这句话,足慰我这小半年的时光。也正是这一段经历,让我不再害怕改变。那一刻,明月当空,望着浩瀚的夜空,师傅又说了一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工。去吧,在哪里都是一种锻炼!”

就这样,我带着一份坚定来到新训单位,开始了新的征程。穿梭在新兵训练和生活的角角落落,看到大家积极向上的劲头,我更加充满信心。新训不久,我们排的各项工作都在全连领先。

“在哪里都是一种锻炼。”迷失方向时点亮“心灯”,从被动接纳走向主动迎接改变,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这样军旅路才走得更踏实、更稳健。

(胡勇华、李 旺整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