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听说要去白洋淀,最先想起来的就是孙犁的《荷花淀》。
一路上,孙犁作品中的片段接连浮上心头。一个句子,又一个句子,带着微光在记忆的薄雾中跳跃,仿佛月光下的苇眉子。隔着流逝的岁月,孙犁的作品为白洋淀保留着诗意的背影。这一切都要从那句“月亮升起来”开始:“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孙犁写下这段文字的时间是1945年5月。一年前的春天,按照组织安排,他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开始将更多精力集中到文学领域。这是孙犁人生中至为重要的历程,为《白洋淀纪事》系列作品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回顾孙犁走过的道路,抗战开始前的1936年至1937年,他在白洋淀边上的同口小学任教。当时这位年轻的教书先生大概并未想到自己日后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子。白洋淀的风光与国土沦丧的现实,让他的内心满怀痛苦。孙犁渴望为理想而行动的愿望变得强烈起来。
来到延安之后,孙犁一直关注着来自白洋淀的消息。他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转化为一种情感上的力量之源。随着工作变化,孙犁的精神豁然开朗,文学才华得以释放。抗战时期,白洋淀数百平方公里的水泊,成为游击队抗击侵略者的活跃地带。孙犁听到来自故乡的故事后,创作了短篇小说《荷花淀》,为《白洋淀纪事》系列作品拉开帷幕。这些作品携带着时代风貌,讲述故事的方式别具一格,小说发表后立即引起广泛关注。
何为经典?在记录历史、反映时代主题的同时,必须具备打动心灵的品质,犹如拂过心灵的清风,让人们坚信希望、正义和真理。《白洋淀纪事》系列作品的创作过程,孙犁探索和形成了自我风格。《荷花淀》从作品中的地域和环境名称,一步步演进为日后的“荷花淀派”。经典就此诞生。
二
多年前,在一堂历史地理学课程中,老师讲授海河水系与雄安地区渊源时,我知道了白洋淀的形成过程,也第一次知道白洋淀是河北最大的湖泊水系。略作想象,仿佛就拥有了鸟瞰白洋淀的眼界,斑驳的湖光绵延在大地之上,孙犁作品中的画面似乎又出现了。
《芦花荡》作为白洋淀纪事之二,是《荷花淀》的姊妹篇,创作于1945年8月。小说开篇便有超凡之笔:“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敌军在人民战争的汪洋中沦为困兽,作品以寥寥数语就写出侵略者的失败前景。
孙犁在描写战斗场景时,具有举重若轻的本领。出现在《芦花荡》中的老船工,决心为受伤的大菱报仇,证明自己尚有能力杀敌。他在水中巧设机关,将一群嬉水的敌人诱入苇塘——“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孙犁使用简洁的句子,似乎要将战斗过程一笔带过:“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句子很短,引发的想象却是无尽的。作者展现出一种从容和功夫——“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原来,芦花深处,二菱正躲在苇叶下观战呢。这种神来之笔,令人读罢感慨万千。
作家以作品立身,这是文学创作的法则。《白洋淀纪事》系列作品不仅是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坐标。时光流逝,这些作品经受住了淘洗,读者们依然乐此不疲地阅读着白洋淀的这些往事,依然能够从中获得文学的裨益。从某种意义上说,孙犁在《芦花荡》和《荷花淀》中写下的激动人心的词语都寓意着此后的未来。正义必胜,人民必胜,光明就要到来,这是时代主题最闪亮的光彩。
三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泛舟白洋淀,赶上了太阳雨。阳光十分明亮,清凉的雨丝仿佛带着微光,在一望无际的荷花淀里弥漫着。清风拂面,我寻找着孙犁作品中曾经出现过的故事和意象。
在鲁迅文学院学习期间,我读到了更多关于孙犁和《白洋淀纪事》的文章。白洋淀纪事系列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尤为令人印象深刻。在《荷花淀》里,妇女们遭遇日寇大船后,机智勇敢地将小船摇进荷花淀,“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当“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孙犁写下了一个充满声音的画面:“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这惊心动魄的场面,扣人心弦又充满着莫名的美感和节奏,以至于听觉中恍如亲临现场。
孙犁笔下的白洋淀故事,承载着一种文学精神。他用手中的笔记录时代,总是从细小之处落笔,把笔墨用在平凡人物身上,但写下的故事与时代主题保持着深刻交融。白洋淀成为孙犁内心的文学故乡,老百姓质朴的爱国情感日复一日地激励着他奋笔疾书。孙犁的作品隽永优美,清气四溢,有着鲜明的辨识度。《白洋淀纪事》陆续面世后,有人将其比喻为荒凉大地升起一颗闪亮的星星。多年以后,孙犁写道:“我不大看洛阳纸贵之书,不赴争相参观之地,不信喧嚣一时之论。”这也能看出,孙犁始终重视自我风格的形成,这让他的作品保持着独特品相。孙犁在文学上的顿悟,出自赤子之心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叩问。这是他文章深处常在的灵魂。这种现实主义的文学观,在孙犁的作品中呈现出别致的柔美和简约,成为现当代文学中独特的景观。
四
从时代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是孙犁的文学观念。
在《白洋淀纪事》中,孙犁写下的人物和故事,真实、生动且富有感染力。他写下了发自内心的情感和声音。温润如玉的文字,在静谧中携带着超越时间的力量。这些作品貌似通篇都是寻常之事,没有大场面和大题材,但是随着叙述的展开,非凡的意蕴就会跃然纸上。当所有细节拥有了微光,也就拥有了意义,进而显现出文学的力量。
在《关于〈荷花淀〉的写作》中,孙犁谈到过自己的创作立场和观念。荷花有一种高洁的美,这与孙犁的文学追求堪称同道。收录在《白洋淀纪事》中的小说、散文等作品,将孙犁的文学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文学实践和思考,彰显着“修辞立其诚”的立场。他对时代的变迁十分关心,对社会保持着一种抵近观察。他在文章中谈到:“先去深入生活。”这是他的主张,也是他坚持的原则。他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我们表现生活,反映现实,都是建立在现实主义的立场之上。”孙犁的视角比较独特,他始终关注的是时代画卷中的人,写出来的是血肉、呼吸和情感,他的笔触充满人间烟火气息,思想上却有一种出尘的境界。写白洋淀的故事,孙犁的语言澄澈而透明,但故事背后的时代困境和现实苦难,却需要读者去体会和思考,清风四溢之处也有谜语在文字深处,如同礁石般存在。在史与诗、真实与虚构的共存中,矛盾产生的漩涡携带着文学的力与美,让孙犁的作品拥有了温柔敦厚、清灵雅正的审美秩序。
以“荷花淀”为关键词确立的文学道路,成为孙犁毕生的事业和追求。孙犁投身革命较早,因为作品而成名后,依然安安静静地做着编辑和作家的工作,平日里要么为人做嫁衣,要么潜心著述。
五
湖泊水系实乃大地的含情之眼,白洋淀如今已成风景名胜之地,如同雄安新区的闪亮徽章,铭记过往,见证今天,昭示未来。而孙犁的作品,为时间的变迁留下无尽的畅想空间。
白洋淀,有一座孙犁纪念馆。馆内有一处碑亭,亭柱上有一副孙犁撰写的楹联:“梦中屡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白洋淀是孙犁文学的故乡。他以文学笔触记录时代,其中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完成了“白洋淀在中国”和“中国在白洋淀”的文学命题。孙犁对时代有着细致入微的洞察和记录,更有一种对时代大势的感知和判断。可以说,孙犁是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兼具史与诗的双重美学标准,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这种淡泊之美,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文学体现,也是孙犁对时代的理解和表达。铁凝评价孙犁:“不以急功近利的一时效应,来代替文学特有的使命。”在《文学和生活的路》一文中,孙犁写道:“心地光明,便有灵感,入情入理,就成艺术。”通过创作《白洋淀纪事》系列作品,孙犁建立起一种独特的文学范式。
“荷花淀派”始于孙犁,这种将诗意发挥到极致的文学探索,其实是对中华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在孙犁之后,还有一个又一个的后来者,将这种精神运用到创作实践中。孙犁也因此而获得了文学生命和精神理念的长存。尽管,孙犁离开这个世界20年了,但只要阅读他的作品,想起他作品中的一个个人物和故事,我们便会觉得孙犁依然活着,觉得诗意不仅是推动历史前行的动力,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