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老兵天地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104岁老红军马志选——

老兵如山


■本报记者 潘 娣

和许多老兵不同,老红军马志选没有把这么多年获得的各类奖章、纪念章珍藏在柜子里,而是一直挂在那件老式军装上。

“您这成天挂着是显摆呀?”儿女们打趣地问。

“和军装放在一起、穿在身上,不容易丢。”轻轻抚摸其中一枚中心是颗红五星的纪念章,马志选言语间透着自豪:“这是奖励给老红军的,别人没有……”

2016年10月,山西省军区一位领导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章送到马志选手中时,老人的眼泪“唰”地一下涌出来,捂着脸哭得像个孩子。

“我活到这么大岁数,党一直关心着我……80年了,国家没忘了我……”

这是马志选的大女儿马建华第一次见父亲流泪。“他打了上百场仗,手指头被子弹打断、右胳膊让弹片穿透都没哭,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掉眼泪……”

面对党和国家的关爱,儿女眼中“山一般刚强”的父亲,干休所工作人员眼中“山一般深沉”的老首长,如孩童一般,再也藏不住心底的深情。

104岁的老红军马志选,把对党和国家的爱,融进了山一般的信仰。

山的坚定

80多年后,父子三人“重逢”

上海东方绿舟国防教育基地红军足印纪念园里,有一枚马志选的右足印,拓印在金属质地的足印碑上。凭着留下足印的“铁脚板”,马志选3次走过茫茫草地,2次翻越皑皑雪山。

1932年,红军进入四川省到达平昌县时,穷得没饭吃的马志选和父亲马天福正栖身在山里一座寺庙中。听说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父子俩一同踏上从军路。他们当时并不知道,马志选的三哥、在四川省营山县扛长工的马礼选,第二年也加入了红军队伍。

长征时期,马志选与父亲分属不同的部队。出发前,父亲找到马志选,嘱咐他“万事小心”,还将身上一半的粮食分给他。匆匆一面,父子俩各自踏上征途。

这段行军路,他们历经万难:“一天里也找不到能喝的水,吃了有毒的蘑菇全身发肿……第二次过草地,100多人的连队,只有60多人走出来……跟着战友的遗骸走,不用找什么向导……”

马志选咬着牙挺过一关又一关,父亲却长眠在长征途中。他后来得知,担任炊事员的父亲在爬雪山时,怎么也不肯丢下身上的行军锅,狂风袭来,连人带锅跌入山谷。

像翻过的雪山一样坚定,马志选把悲痛埋在心底,继续跟着队伍向前走。当时通信不便,直到1936年部队攻打甘肃山城堡之前,他才从同乡口中意外得知,三哥马礼选也参了军。

“你哥当排长了,已经跟着西路军过黄河啦!”这是马志选得到的关于三哥的最后一条消息。此后81年,马礼选音讯全无。

2017年,在红军西路军后代联谊会帮助下,马志选得知三哥早已在1937年的马场滩战斗中牺牲。

那一战打得悲壮!马礼选所在的红军西路军30军89师264团在与敌人优势骑兵的激战中,全团官兵壮烈牺牲。

马志选的二儿子马朝平回忆,得知消息那天,父亲沉默了好久,后来对他说:“小平子,你去把三伯的烈士证给办了吧。”

2018年,四川省巴中市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将马天福、马礼选、马志选的事迹刻在同一块纪念碑上。碑文的开篇写道:“全家三人当红军,父子二人捐躯……”

父子三人,终获“重逢”。

山的坚守

在山窝里,一干就是近30年

新中国成立后,马志选被任命为驻豫某仓库首任库长,参与新中国第一批国防仓库的建设。接到调令,马志选只托人给妻子带了个口信,就率部钻进太行山深处。

“当时建库条件十分恶劣,没有机械设备,炸药也少,只能用钢钎、铁锤一下下凿。”马志选回忆,建库之初的艰难,正如驻地流传的顺口溜所言,“地窝当床铺,钢钎磨皮肤。小米不满肚,夜晚听狼哭”。

洞库建在坡度近40度的半山腰上,没有运输通道,马志选带领官兵开山凿石,硬是打出2250个整齐的台阶。架设钢缆时,牵拉钢缆的麻绳承受不住重量断开,夺走多名官兵的生命……

2014年,为纪念老一辈建设者,该部官兵在仓库的制高点——前山哨所旁立了一块纪念碑。大家说,这是前辈们在“天梯”上写就的“天书”。

从一个山窝挪到另一个山窝,近30年里,马志选先后在太行山区的几所国防仓库担任库长、主任等职务,直至离休。

大山深处,马志选的儿女见证着父亲的坚守。“父亲眼里不揉沙子,谁要是影响仓库建设、损害集体利益,他准生气。”马朝平说。

马朝平记得,有一年春节,自己与库区的几名小伙伴在山里玩耍,不小心点火烧着了树。幸亏库区消防人员及时扑灭火苗,才避免了更大损失。但几个孩子的棉鞋和衣服都烧破了。

“父亲听说这件事后,让我们几个站成一排。不管是政委还是主任的孩子,他挨个批评了一通……”那次经历,马朝平终生难忘。

大山送别了一代代老兵,又迎来一批批新兵。“新兵”中,有的也是“老兵”。几年前从大山深处考入原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张庆硕,毕业分配时主动申请回到前山哨所。有好友不解:一个穷山沟,为什么要留下?张庆硕笑笑说:“这是仓库的传统。”

这是从仓库首任库长马志选带的那代兵开始,就留下来的传统。

在马志选家中,几名前来探望的官兵围坐在他身旁,高声唱起仓库的“库歌”《山恋》——

“这里的官呐,他个个两鬓斑;这里的兵呐,他个个是黑脸汉。无怨无悔到如今,不声不响甘平凡……”

山的坚实

不能吃“老本”,要立新功

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马志选常穿的那件老式军装上,一枚枚奖章、纪念章闪闪发光。儿女们把它们一一拍摄下来,分别配上颁授背景和马志选军旅经历的文字说明,制成精美图册,6个儿女各珍藏一份。

“看到我们把他的荣誉珍藏起来,父亲对我们说,不要想着吃‘老本’,要立新功。”马朝平说。

那一年,马朝平打算参军。有位老战友得知后找到马志选,说可以让马朝平到自己所在部队去当兵。马志选听完连连摆手:“怎么能让他在家门口当兵?要去就去祖国需要的地方!”

马建华、马朝国、马朝平、马朝军……马志选给儿女们取的名字,每一个都向着党、向着国家。他希望儿女们把祖国建设得越来越好。

马建华告诉记者,父亲最开心的时刻,是听说家里有小辈入了党。他每次都要多嘱咐几句:“要好好干,能为党和国家贡献力量,就尽心尽力去做。”

马志选的儿女,有的是大学教授,有的是化工厂的普通职工。不论在什么岗位,他们都牢记父亲的教诲,“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能干对不起党、国家和人民的事情”。

年事已高、认为自己很难再为国家作贡献的马志选,不想给组织添一点麻烦。2017年冬天,由于患上肠道疾病,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可无论儿女怎么做工作,就是劝不动他。“我都这把年纪了,不要再浪费国家的医疗资源,应该把床位让给需要的人。”马志选说。

后来,还是干休所领导亲自上门,耐心劝导:“您是老红军,是国家和部队的财富,在身体健康方面要听组织的话。”马志选这才住进医院。

2019年9月,山西当地媒体为了拍摄一段国庆特辑的新闻素材,邀请马志选前往太原市汾河公园看一看。

“当年我们在这里打仗,山上是一望无际的黄土,连棵树都没有。如今不一样了,发展越来越好,漫山遍野都是树。”马志选一直望着车窗外,喃喃自语:“太好了,太好了……”

上图:上世纪60年代,马志选(中)组织官兵集体学习。均为受访者供图

下图:马志选近影。

制 图:扈 硕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