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第77集团军某旅军人保障卡办公室负责人王嘉兴,遇到了一件“挠头事”——在完善填报军人保障卡就医信息时,因个别官兵不清楚自己的血型,导致整项工作进度缓慢。
“官兵怎么会不清楚自己的血型?”这引起了旅领导的注意,“每个人的作训服内侧,不都印有血型标志吗?”
带着疑问,这位旅领导随机检查了一个连队。除了5名刚下连的新兵还未集中检测血型外,其他官兵都按规定在作训服上标注了本人血型。
“其实,我的血型是自己瞎编的。”当被问及为何不按照作训服上的血型填报军人保障卡信息时,一名上等兵支支吾吾地道出了实情。细问之下,该旅领导得知,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在这个连队还有7名战士的血型也是“随便填的”。
“血型岂能随意填写?真上了战场,负伤后输错血是非常致命的!”结合此事,该旅组织了一次随机教育,引导官兵认清正确填报血型的重要性。
在为不清楚自己血型的官兵重新验血后,保障卡信息录入工作告一段落,然而这件事引发的余震还在持续,一个个问号仍萦绕在旅领导的脑海中。
“一问机关为什么不知道官兵血型?”按理说,体检年年组织,验血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如果组织体检后,机关能够及时做好比对工作,查漏补缺,就不会出现机关不清楚官兵血型的情况。
“二问官兵本人为什么不清楚自己的血型?”每名官兵的体检报告上都清楚地标明了血型,只要稍加注意,不至于连一两个简单的英文字母都记不住。这是否说明战备意识在个别官兵心中树得还不够牢固?
“三问基层为什么没发现存在乱填血型的现象?”个别营连在检查官兵作训服内侧血型标志时,只注重“有没有”,不深究“对不对”,这样的情况,是否也存在于战备工作的其他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该旅举一反三,以此为契机组织反思整改。
结合此次信息采集,王嘉兴主动将官兵血型、既往病史及药物过敏情况等信息补录到数据库中,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开展战伤救治。在随后的机关办公会上,他有感而发:“这件事提醒我们抓备战打仗不能‘推一下动一下’,而是要有主动性和前瞻性,努力做到‘干一步想三步’。”
与此同时,该旅紧盯打仗标准,针对战备工作中不易察觉的盲区、短板,逐一“过筛子”。最终,类似“个别营连战备应急预案中未明确指挥代理人”“部分官兵的战备物资中急救器材和药品过期”等问题被摆上桌面,相关单位和个人则被要求限期整改。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现象,是因为少数官兵嘴上喊着备战打仗,心中却没想过会流血牺牲。”基于这一认识,该旅进一步强化形势战备教育和战斗精神培育,运用辅助训练、模拟训练等手段,让官兵直面血与火的考验,大力破除在长期和平环境中形成的思维定式,不断拧紧官兵脑中的备战打仗之“弦”。
近日,一场不同以往的防化演练在该旅某连进行。与过去主要考察防护器材穿戴速度不同,这次该连使用发烟罐模拟真实毒剂,哪名官兵因防护器材穿戴不规范,导致气密性不好便可一目了然。演练中,上等兵徐军因吸入一口烟雾,当场被呛到涕泪横流。事后,他感慨道:“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战场上哪怕只是一个搭扣没系好,都足以造成严重后果!”
谈及这场因血型引发的反思,该旅领导表示:“我们不怕在工作中暴露问题,就怕看不清问题背后的问题。只有深挖问题根源,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确保不因小问题导致大隐患,真正做到积谷防饥、未雨绸缪。”
短 评
抓实备战打仗的每一个环节
■张科进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当房间里发现一只蟑螂时,说明房间里已经有了很多蟑螂。个别官兵不知道自己的血型,看似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问题,而且只影响了少数人,但它背后却折射出练兵备战不实不细等一系列问题。
纵观古今中外战争史,“细节决定成败”的战例俯拾皆是。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一部为了在作战前一天晚上潜伏到某高地前沿,事先连咳嗽怎么办、蚊虫叮咬怎么办、睡觉打呼噜怎么办、大小便怎么办、敌人打冷枪怎么办等细节都考虑得很清楚,并逐一拿出具体对策。最终,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我志愿军官兵成功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毙伤俘敌数万。
不虑细微,终成大患。现代战争涉及方方面面,准备越充分,打赢就越有把握,反之就有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必须按照战斗力标准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抠,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练,养成严而又严、实之又实的作风习惯,抓实备战打仗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打赢明天的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