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一名老高原的“云端视角”


■本报记者 李 蕾 通讯员 蒲杰鸿 贾昊天

喀喇昆仑高原,雪峰耸入天际。这里,被张艳锋和战友们称为“云端”。

从新排长到副营长,从第一次上高原到成为一名老高原,10年间,张艳锋一直坚守在“云端”。

站立“云端”,极目远眺,能看到什么?

2012年的那个秋天,张艳锋第一次来到这里,目之所及是万山磅礴的壮美奇观。

如今,再次登顶远望,张艳锋的目光里,不仅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营房、一辆辆驰骋高原的铁甲战车,还有一个波澜壮阔的新时代。

“云端”10年,群山依旧磅礴逶迤,人民军队却经历改革重塑,向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更进一步。那浩荡征程中令人热泪盈眶的每一个瞬间,都沉淀在张艳锋心里,拼接成了一个老高原的“云端视角”。

张艳锋的家在山东东营。小时候,他最喜欢骑着自行车,到离家两公里的油井观景台上,看黄河卷着泥沙奔腾咆哮着奔向大海的场景。在千钧之势的大自然面前,自己显得那样渺小。

前不久回家探亲,张艳锋故地重游。倚栏观澜,当他将目光再次投向那片熟悉的大海时,他看到的是滚滚波涛之上一朵朵奋力奔涌的浪花。

“时代的大潮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朵朵奋力奔涌的浪花。”视野之变,源于张艳锋在高原10年沉淀的底气和信心。

山海之间,他的眼中是一个更壮丽的未来。

视角一变化

“梦想的种子,可以在任何地方生根发芽”

2012年9月,张艳锋第一次上喀喇昆仑高原。低洼不平的搓板路,一眼望不到头。坐在车里,张艳锋被颠得头晕目眩,胃液翻滚。

海拔4900多米的黑卡子达坂上,车轮碾过碎石路,轮胎爆了好几次。张艳锋和战友们顶着风雪,忍着高原反应,从车上卸下30多公斤的备用轮胎换到车上。拧上最后一颗螺丝时,他们累得差点背过气去。

尽管来之前,张艳锋做足了思想准备,但真正到达红山河,荒凉的场景还是让他始料未及。破旧的篱笆围墙将机务站与荒蛮的旷野分割开来,大风吹过,卷起的沙尘拍打在脸上,让人睁不开眼。

在红山河,躺着都要大口喘气,吃饭要使劲往下咽。那时,张艳锋从未想过在未来的某一天,这里会迎来一个又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变化。

2013年,高原公路大整修, 一日行千里,天堑变通途。一辆辆满载物资的运输车为边防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高原发展步入快车道;2017年,某国防工程施工完成,高原保障能力大幅度跃升;2019年,4G网络接入营区,官兵们告别了“漫山遍野找信号”的历史;2021年,红山河机务站成功打出高原井水,彻底解决了官兵用水问题……

成长在澎湃前行的时代,张艳锋清晰地感受到一股向上的力量。

2019年9月,红山河机务站迎来乔迁之喜,张艳锋计划着修建一座升旗台。为了赶上国庆升旗仪式,他和战友们就地取材,从80公里外的工地运回水泥,在附近的废墟中捡拾砖头……

一周后,国旗台修建完工,旗杆的高度刚好10.1米。

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缓缓升起。万里之遥,红山河机务站刚刚建好的升旗台前,也上演着同样的场景。

机务站全体官兵整齐列队,目不转睛地盯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此刻,张艳锋站得笔直,眼神里、嘴角上,带着无法掩饰的激动。

夜晚,红山河上空星光璀璨。张艳锋坐在营门前的台阶上,脑海里不断翻涌着一个个精彩瞬间:新式抢修车送到时,全站官兵排着队,一个个争抢着跟抢修车合影;深井出水那天,他端着脸盆迎向喷涌的井水,像个孩子一样任由井水溅湿衣服;光伏电站成功接入那晚,机务站如同掉下了一片星星……

高原的夜晚寂静无声,一个个瞬间印刻在张艳锋的心底。变化,是他戍守高原10年最深的感受。10年高原之变,让张艳锋更加确信:“梦想的种子,可以在任何地方生根发芽。”

视角二转型

“新的征程再次开始,新的故事即将书写”

那年,一场实兵演习在喀喇昆仑高原展开。就在张艳锋和战友们完成既定任务时,他们接到了参演部队的紧急电话。

“音频有杂音,视频看不清,网络下载慢……”赶到现场,参演部队官兵的吐槽像石头一样砸在张艳锋的胸口。5小时后,故障顺利排除,但张艳锋心里很不是滋味。

“服务部队不能坐等上门,否则只会离战场越来越远。”张艳锋意识到,作为信息保障力量,只有紧跟部队实战需求,才能全面提升战斗力。

2个月后,又一次实兵演习即将展开。张艳锋带着机务站业务骨干不请自来,详细询问演习部队对语音、视频、网络等业务的需求,当即敲定通信保障方案。

演习那天,寒风卷着积雪在高原呼啸。张艳锋和业务骨干再一次出现在了演训场上,为演习提供嵌入式通信保障。回到机务站时,张艳锋的双手冻得通红,但心里感觉暖洋洋的。

从“幕后保障”到“台前服务”,看似是信息保障向前的一小步,实则是战斗力提升的一大步。在调整改革中,张艳锋所在部队不仅经历了结构重组,更经历了一场观念之变。

“网速真慢!”那年年底,张艳锋带队来到某边防连,该连官兵的一句抱怨引起了张艳锋的注意。了解到边防官兵用网痛点,张艳锋当即与该连所在单位的通信部门联系,听取意见、形成方案,并协调设备器材,进行带宽扩容。

随着通信保障需求越来越多,机务站专业人手紧缺的窘境时有发生。人少任务重,盘活人力资源是关键。在张艳锋的带领下,机务站掀起一专多能的训练热潮,从驾驶员到炊事员,官兵人人熟练掌握2种以上专业技能。

不久前,一批功能集成的智能化通信装备配发高原一线。看着这些“新伙伴”,张艳锋意识到:“新的征程再次开始,新的故事即将书写。”

视角三选择

“每一次选择,都承载着一道人生课题”

时光荏苒,距离军医许凌志离开红山河已经7年了。送别仪式上,张艳锋没有露面,只是站在营房二楼的露台上,看着运输车逐渐消失在视野中。

许凌志21岁学医,25岁来到红山河,40岁的他,已到当时规定的最高服役年龄。

他不舍得走,却不得不离开。张艳锋告诉记者,这些年,许凌志每一刻都在为能留在红山河而努力着,“他宿舍的灯总是亮到深夜”。

2015年,因为机务站编制所限,许凌志不得不离开高原,离开他工作了15年的军医岗位。

红山河,见证了一次次主动选择与“被选择”。“每一次选择,都承载着一道人生课题。”聊起战友们的故事,张艳锋深有感触地说。

入伍之前,下士岳刚聪当过两年外卖送餐员,取餐、送达,每天忙碌奔波在喧嚣的人群中。“每当看着汽车流水般在眼前掠过,总想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的价值又在哪里。”岳刚聪说,送完最后一单外卖,他决定报名参军。

红山河机务站的官兵来自天南地北。如果不是来当兵,他们会融入地方经济建设的大潮,在拥挤的街头闹市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价值。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汇聚到了这里,在主动或被动中接受着高原的洗礼,为这个共同的家园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每年退伍季,都有一批老兵离开。战士冼伟锡离开的时候说了一句话,让张艳锋记忆犹深:“面对快速发展的部队,渐渐感到力不从心。走,是我对部队最后的贡献……”

那天,在退伍仪式上,冼伟锡用力地喊出军人誓词,脸上的颜色跟前面的军旗一样红。下山时,冼伟锡心里计划着:“等孩子成年,一定带他来看一看爸爸曾经坚守过的地方。”

视角四愿景

“绚烂的星空,总是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入夜,红山河机务站上空,星光璀璨。

“绚烂的星空,总是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张艳锋至今记得,自己上高原后许下的第一个愿望。

那天,寂寞荒芜的旷野上,巡线队伍在一座鹅卵石垒砌成的小小坟茔旁停下脚步。

没有墓碑,没有任何醒目的标识。这是老前辈娄志成牺牲的地方。38年前,抢修通信线路的娄志成,在暴雪中与战友走散,再也没有回来。那个21岁的年轻生命,永远留在了喀喇昆仑。

娄志成牺牲后,战友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找到他的地方用石头垒了一座坟。

“在这么遥远的地方牺牲,他的家人该有多想他……”张艳锋捡起一块灰褐色的鹅卵石,小心地放在坟茔上。

那晚,张艳锋在机务站的荣誉墙下,翻看着泛黄的站史册。他发现了很多或壮烈或平凡的故事:有人在巡线中双脚被冻坏死,不得不截肢;有人在年年岁岁的坚守中,落下一身高原病……

泪水,不由溢出张艳锋的眼眶。那一刻,张艳锋意识到,在这极寒之地,为国奉献究竟意味着什么。

对着窗外的流星,张艳锋许下心愿:希望机务站这群嘴唇发紫的战友们生活条件能好一点。这不仅是张艳锋的愿景,更是一代代红山河机务站官兵在长久守望中的期盼。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高原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官兵的生活条件有了质的飞跃。

2019年秋天,机务站接通4G网。战士李正渊巡线归来,看着满格的手机信号,在战友们的欢呼声中给妻子打去视频电话,笑盈盈地告诉妻子:“别激动。”

今年春天,一次网络直播,让下士涂凯恒走进公众视野,他们普通平凡的日常被赋予了更加崇高的意义。

新营房的国旗升起来没多久,张艳锋和战友又开始在营院后方的空地上平整土地,架起大棚。第二年5月,他们第一次把蔬菜种子撒进土地。秋天,荒芜的红山河出现了一抹动人的绿。

官兵们说,这是生命的希望。

图①:红山河机务站官兵参加实兵演习。图②:新疆军区某信息通信旅副营长张艳锋动手建设营区。图③:张艳锋休假期间,列兵费腾主动承担起浇树任务。

朱玉成 吴龙权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