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出现了革命热情褪去,精神懈怠,开始贪恋地位、荣誉、吃穿,靠职位和老资格吃饭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南京党员干部会议上指出:“尽管你过去做过多少好事,职位有多么高,你今天的事情办得不好,解决得不对,对人民有损害,这一点人民就不能原谅。因此,我们的同志不要靠老资格吃饭,要靠解决问题正确吃饭。”
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我们党一路走来,正是靠着不断地正确解决问题,才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从胜利走向胜利。习主席强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是工作的导向。”面对新征程上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党员干部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认真解决问题,才能赢得发展和进步,创造出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首先要正确发现问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群众往往看得最清楚。1961年,刘少奇同志在湖南农村蹲点调查研究。他叮嘱参与调查的人员:“甘当群众的小学生,不带框框,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让群众把心里话讲出来。”党员干部要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依靠群众发现问题、反映问题、印证问题的工作理念,不仅心系群众,还要身入群众,到群众中去听取“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特别是针对群众的吐槽和苦水,要搞好调查研究,抓准问题症结。同时,要不断锤炼专业能力和过硬本领,培养发现问题的“眼力”,确保把问题发现在萌芽状态。
其次要正确对待问题。《老子》有云:“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这启示我们:只有把问题当问题,才能不出问题。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晾在那儿不会自动消失。若当“鸵鸟”,怕自己“陷进去”,只会令问题更复杂、更难以解决。有的党员干部发现了问题,却不敢触碰,反而绕着走,将矛盾上交、责任下移,说到底是担当精神的缺失。事实证明,对任何问题,越早处置越主动,越拖延则越被动。面对各种棘手难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务实作风,抓早抓小、从苗头抓起,努力寻求破解之策。
最后要正确找到解决问题之道。解决问题如同过河,过河必须有“桥”和“船”。要找到解决问题之道,就必须拿出正确的方法举措。党员干部要在目标明晰的前提下,深入剖析问题症结,把制约建设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搞清楚,把工作存在的短板弱项搞清楚,确保破解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科学有效;摸清病灶、找准靶子,精准对焦、靶向发力,盯着瓶颈和棘手问题抓,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坚持问政于官兵、问需于官兵、问计于官兵,围绕破解难题积极引导基层官兵献计献策,汇聚广大官兵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创造新业绩、打开新局面。
(作者单位:31689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