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生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烟雨迷濛访旧踪


■唐婧瑞  洪庆任

那天,我们从上海虹桥车站出发,大约半个小时后抵达嘉兴南站,顾不上与前来接站的战友寒暄,便直奔南湖而去。

南湖位于嘉兴市东南部,旧称陆渭池,又名马场湖。京杭大运河嘉兴段主流经过北丽桥、城北桥至西丽桥水分两股,一股向东流入西南湖,一股向西汇入运河。嘉兴南湖,即由运河各渠汇流而成,上承长水塘和海盐塘,下泄于平湖塘和长纤塘,南湖四周地势低平、河港纵横。

时值梅雨时节,烟雨蒙蒙之中,南湖别有一番江南诗韵。漫步湖边,穿行小道,首先步入南湖西侧的揽秀园。战友介绍说,揽秀园之名出于《浙江通志》“秀水东会沪渎,西控语溪,襟带具区,独揽其秀”之语。揽秀园以“文星桥”“仿古街”为中心,分南、北两园。北园西侧以中轴线对称,四进庭院式风格,东侧为自由开放式园林布局。园内建有碑廊,许多碑刻出自历代著名的书画大家之手,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和艺术欣赏价值。其中,唐代吴道子手绘“出海观音”石刻,神态自然,栩栩如生;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手书“嘉兴府学重修明伦堂记”碑记共1100余字,行笔流畅,风格逸秀,可谓园中瑰宝。

从揽秀园出来,乘船登上湖心岛,丝丝凉意沁人心田,举目四望,青山绿水嫣然朦胧一片,仿佛置身仙境般。透过雨隙微光,山腰间云雾飘渺,但见“烟雨楼”已在眼前。此楼因唐朝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意而得名,楼前檐悬“烟雨楼”匾额为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所题。董老1964年重访南湖时曾挥毫题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濛访旧踪。”

登楼远眺,湖光山色间,“红船”静立湖面,与烟雨楼遥遥相望。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近“红船”细细瞻仰,不由得感慨万千。这是一艘江南水乡常见的单夹弄丝网船,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右边有一条夹弄通道。其中,前舱设有凉棚,中舱有方桌,桌上放着茶具,四周放置凳椅;房舱设有床榻,供休息用;后舱则置有橱灶等物,可用来做饭……

1921年夏,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就在代表们讨论党的纲领和工作决议的关键时刻,突然遭遇搜查,会议被迫中止。中共“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是嘉兴人,在她的提议下,会场由上海转移到了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召开。就这样,历史选择了嘉兴南湖,“红船”有幸承载起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指引着中国这艘巨轮劈波斩浪,走过百年苦难辉煌。

离“红船”不远处是南湖革命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悬于纪念馆正中央的中国共产党党徽,庄严肃穆,令人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步入展厅,历史的厚重扑面而来。纪念馆展陈以“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历史事件为核心,以党的“一大”为重点,多角度展示了“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十三位代表生平事迹介绍”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伟大成就等主题内容,讲述自鸦片战争之后,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救亡图存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史诗,介绍了中共“一大”代表早期的革命活动以及“一大”会议情况。展览以大量的史实再次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朴素真理……站在这些泛黄的照片面前,我们仰望熠熠生辉的历史天空,眼前仿佛浮现出百年前,那些脚步匆匆的身影;耳畔响起了“红船”中传出的低沉却石破天惊的声音!

南湖不大,却因为历史的选择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圣地”;“红船”虽小,却因为时代的机遇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任,乘风破浪驶过百年征途。沉思之中,已近中午,我们正欲结束南湖之行,恰遇某部官兵在“红船”旁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绵绵细雨打湿了军装,展开的党旗却愈加鲜艳夺目。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对于南湖“红船”来说,这誓言是如此熟悉,又是如此铿锵。百年征途,从南湖出发,这响彻云霄的誓言,仿佛穿越历史而来,向未来奔涌而去。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