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事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透视智能化新质作战能力


■薛闫兴

随着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加速发展与融合运用,智能化新质作战能力将加快生成并投入实战。

基于人工智能的认知对抗能力

智能化战争,将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人类战争中人与人之间智力较量与知识对抗的传统模式,拓展为人与人、人与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之间的对抗。一是感知对抗。作战双方为最大限度寻求战场的单向透明度,必将极力构建网络化多域多源战场感知体系,建立集多源信息采集、分类存储、深度挖掘、分析处理、精准传输于一体的标准化数据体系,对多域战场态势实施精确探测、全时感知、实时研判和数据的精准传输。二是决策博弈。各级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可充分利用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的高动态性、强干扰性和快响应性,实施“脑机协同”的决策博弈。依托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实施综合分析研判、精确计算评估、模拟推演论证,完全可以实现以人工智能为主、以人为辅的作战决策。三是心理攻防。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自媒体、社交媒体、直播视频等为代表的新兴传播形态逐步成为认知对抗的全新平台和主流阵地。作战双方极力通过控制信息的流向和流量以占据舆论、法理斗争的制高点,并充分利用交叉融合大数据、社会科学和声、光、生物等技术,构建心理认知对抗的实施策略,以数据信息为武器对特定社会群体及作战对手的认知、情感等实施精准打击,营造有利于己的舆论导向,进而迫使对手陷入混乱或者丧失斗志。

无人化的集群自主攻防能力

在机器学习、生物仿生、脑机操控等技术的推动下,全域分布的武器平台逐步实现无人化、自主化、仿生化、集群化的高度融合,“规则有人,行动无人”的集群自主攻防作战将成为智能化战争的主流。一是平台集群化。无人机、无人战车、无人艇、无人潜航器、仿生机器人、智能弹药等将成为各军事强国军事变革的重点,特别是无人作战集群的非线性、涌现性等特征所展现出来的规模优势、成本优势、自主优势、决策优势使得无人作战集群能够在未来战场上广泛执行多样化作战任务。二是人机融合化。随着人工智能、脑机融合等技术的成熟并被不断运用于军事领域,人与无人化武器平台将会突破无人化装备被动操控的传统作战模式,实现人机合一。智能编队通过脑与脑、脑与机的实时信息交互,使有人与无人作战力量能够实现复杂战场环境下的实时沟通,并提高部队在极端作战环境下信息交互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实现人与机器在战场态势感知、指挥决策和作战协作等方面的完美融合,进而最大限度释放人机作战潜能。三是攻防自主化。无人作战平台个体的高度自组织性和自适应性,使得无人作战集群表现出非线性和涌现性。基于信息要素的集群控制理论和算法,可使得多域或跨域无人作战集群通过某一无人作战平台的正反馈,实现自组织群体作战。在统一协同机制下,无人作战集群能够根据战场威胁情况、目标任务的数量规模和轻重缓急,实时形成对战场态势的统一认知,并按照预先设置的作战规则自发分配作战任务、自主规划行动路径、协同执行作战任务、精准评估作战效果。

多域融合的跨域协同作战能力

在以人工智能为主的颠覆性技术推动下,在基于多域或跨介质的网络信息体系支撑下,多域融合的跨域作战行动成为智能化战争的常态。一是多域融合。在物联网、量子信息技术、区块链和大数据等技术推动下,多域作战力量能够紧密围绕同一作战目的或同一作战任务,通过全球化、分布式、加密化、去中心化的云联网络信息体系,基于统一的战场态势,形成融合认知域、物理域、社会域、生物域等多域作战力量于一体的全新作战形态,实现战略、战役、战术各层级多域信息、兵力、火力的统筹协调、高度融合和支援配合,进而以力量分散、能量集中的多域力量对作战对手发起多维度的精确打击,力求以体系制胜、以速度制胜。二是跨域协同。随着人工智能、多学科交叉融合、跨介质攻防等技术的突破,多域作战集群将彻底打通跨域协同作战信息链路,能够围绕同一作战目的跨地理域、跨功能域、跨作战样式,多维智能感知战场、多源融合异构信息、多域联合指挥控制、跨域协同火力打击、多域联合机动突防、跨域综合保障,并通过跨域自主规划任务、跨介质武器装备互操作,及时聚优调配多域作战力量、跨域自适应同步协作,实现跨域作战力量的多域密切协同作战。三是聚优释能。多域融合的跨域协同作战,其目的是聚集多域优势力量、发挥多域融合优势、构设跨域互补布势、实施多域聚优精准释能,形成以多域对单域、以体系对局部、以融合对分散的体系优势、能力优势、多域优势和协同优势。特别是高功率微波武器、激光武器、电磁炮、高射速火炮等高超声速武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攻防作战样式和毁伤形态,开启了高动态、高响应攻防对抗的新时代。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