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来自河北省阜平县的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唱响《奥林匹克颂》。天籁般的童声飘过太行山脉,流淌进马兰村村民心间。
“我一眼就认出了孩子们。”翻出手机里保存的视频,定点帮扶过马兰村的第82集团军某旅干事汪兆轩感慨道,“他们的眼睛更亮了,更有自信了。”
几年前的一个冬天,汪兆轩和战友们沿着蜿蜒陡峭的山路,第一次走进马兰村。简陋破旧的房屋、衣着单薄的老人……这一幕幕让他难以忘怀。
“尽管生活困难,但村民们的眼睛却炯炯有神。后来我渐渐明白,这就是老区人民独有的精气神。”汪兆轩说。
“六七十岁的老人依然扛着锄头干活;有的村民因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就在家养蜜蜂……大家都想靠自己的双手改善生活。”与马兰村村民的接触中,汪兆轩被他们的朴实勤劳深深感动。
2019年,在军地共同努力下,马兰村几十个零星分散的自然村完成整体易地搬迁安置。完成搬迁后,老百姓的生活就一天天好起来了。“安置小区每家每户都安装了暖气、通了自来水,用水用电非常方便。”马兰村党支部书记孙志胜高兴地说。
傍晚,马兰村的路灯亮起。老人们三五成群到楼下散步聊天,忙碌了一天的青年兴高采烈地走进村里的文化广场,远处还传来歌声与乐曲声。
马兰村的改变始于音乐,音乐激发了山里人脱贫致富的信心。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庄,也因为音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2004年,在这片红色土地出生的邓小岚回到马兰村,义务教村里的孩子们唱歌、弹奏乐器,并于2006年组建了马兰小乐队。
十几载倏忽而过,村口的柏油路、出山的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从北京到马兰村的行车时间大幅缩短。借助便利的交通,马兰小乐队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他们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小型音乐会”;在马兰村搭建月亮舞台,发起“马兰儿童音乐节”,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以音符的形式,在红色土地上流淌,也赋予了马兰村村民独特的气质。
“今年,我们要把马兰村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区。让‘红色马兰’‘生态马兰’‘音乐马兰’成为马兰村闪亮的名片。”孙志胜说,近年来,马兰村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音乐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为群众增收致富注入新动力。
沿着环山旅游公路向远处眺望,日益发达的交通网络串联起一个个红色旅游景点与村落。公路与铁路交织成网,将整个太行革命老区连成一片。奋进新时代,太行革命老区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坚韧不拔的老区人民,正用勤劳的双手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