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边关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二〇三三哨点的“礼物”


■魏小龙

离开2033哨点两年多了,这座西南边陲的偏远哨点,修通了水泥路,执勤设施也更加完备。

再次登上2033哨点,站在新哨塔,哨点第一任哨长、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排长徐诗尧清晰记得哨点最初的模样:无水、无电、信号微弱,营房是一排仍在建设的活动板房。

几乎是从零起步,官兵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白天,战士们分成两组,轮流上哨观察、到点巡逻,其他时间,大家一齐开展建设。为了调节战士们情绪,徐诗尧带大家在风口的位置,搭起了一座“畅心亭”。

哨点用水是最大难题,营房前的山沟下有条小溪,高低落差近百米,战士们每次下到沟底也只能打半桶水,往返许多次才能备齐一天的用水量。

徐诗尧把取水任务融入训练中,他让战士分成两组,进行“接力取水”比赛,率先把水桶装满的一组获胜,获胜了有奖励,输了就要接受“小小的惩罚”。

下士何晓烨刚上哨时,正和女朋友热恋,哨点时有时无的信号,成了他的心情“晴雨表”。徐诗尧看出了端倪,带着何晓烨爬上山顶。他们在一块岩石旁,发现了一处“信号泉眼”。

这下,何晓烨开心了。他对着徐诗尧立正、敬礼:“报告哨长,我绝不占用训练执勤工作时间打电话。”很快,官兵都知道这处“信号泉眼”,是哨长找遍山头发现的。

山顶的观察点,很快被明确下来。那里距离哨点较远,官兵瞭望时,要攀上一个陡峭山崖,每每险象环生。

徐诗尧带领战友在崖壁上开凿了一条路,很多路段还用石头垒出了台阶。但没高兴太久,一场暴雨,冲没了路、冲垮了台阶,也浇灭了大家的热情。

在云南山区长大的下士普伟,出一个好主意:在台阶周边用树枝框出边、固定好,将台阶夯实,下方用小石头铆紧。他说,在他的家乡,乡亲们就是这样“逢山开路”的。

说干就干。每天执勤结束,山中就能见到战士们忙碌的身影,有的负责修整树枝,有的负责框边,有的负责夯土……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一条“升级版”山路顺利竣工。

踩着崭新的台阶,每个人都很自豪。徐诗尧提议给这条来之不易的山路,取个响亮的名字。经过一番讨论,最后大家决定取名“强军梯”。

那次,指导员陈卫谨从连队带来了一把吉他,这是下士何贵发心心念念许久的。这位大学生士兵吉他弹得好,为大家弹琴是他的心愿。

“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靠近你……”当晚,一场演唱会在“畅心亭”隆重举行,大家围坐在一起唱歌,何贵发像模像样地当了一回“吉他手”。

听着回旋在山谷的歌声,看着战友们脸上的笑容,26岁的徐诗尧心里感到格外的满足。

徐诗尧的家乡在山城重庆,刚从军校毕业不久,连队驻勤新哨点,他主动要求上山带哨。

战友们不知道,徐诗尧上哨不久就和女朋友大吵一架。一段时间,他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周末,他一个人爬到山顶吹风……

“伴璀璨星河,看日出日落,听鸟鸣虫吟,观云海盛景,谁说我们不快乐?”一次主题教育课上,徐诗尧这样说。这句话,他也常常用来劝慰自己的父母和朋友。

如今,又一次来到哨所,落日余晖下,徐诗尧将眼前的美景分享给手机那头的姑娘。只不过,那个曾经和徐诗尧有过争执,却坚持与他携手走向人生下一段旅程的“她”,已是他的妻子。

战士建设了哨点,哨点也给予战士们不同的“礼物”。眼泪、伤痛、孤寂、荒凉、艰苦……徐诗尧说:“每一种都是成长。”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