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清晨,熟悉的旋律从广西南宁联勤保障部队第923医院的一间病房传出。躺在病床上,105岁老红军郝毅慢慢睁开眼睛,静静地聆听每一个音符。
“这是父亲最喜欢的歌曲。”郝毅的小儿子郝忠伍说,“父亲说过,这首歌,他还是个战士时就爱唱,唱了一辈子,喜欢了一辈子。”
80多年前,红军战士郝毅行进在长征路上,跟着队伍唱;离休后的30多年间,“红军爷爷”郝毅走上讲台,带着孩子们唱;如今,躺在病床上的郝毅,默默地在心里唱——
这段曾响彻雪山深处、茫茫草地的旋律,他会永远唱下去。
红星照耀的长征
1974年,电影《闪闪的红星》上映。57岁的郝毅带着家人,搬着小板凳,坐在营区的露天电影院,一连看了好几次。
电影中,乡村少年潘冬子细心保存着父亲随红军队伍离开时留给他的一颗红星帽徽。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他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踏上新的征途。
抬头望着幕布,时任广西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的郝毅,眼含泪花。出身贫苦、饱受地主欺压……从“潘冬子”身上,郝毅仿佛看到自己当初的模样。那颗“闪闪的红星”,也曾为他照亮前进的路。
1917年,郝毅出生在安徽金寨白塔畈村。一家人靠卖挂面和豆腐艰难维生。
1932年初,红四方面军途经白塔畈村。“打土豪,分田地”,亲眼目睹红军“替穷人出气”“为穷人撑腰”,郝毅第一次感到生活有了希望。
“拿起武器,为穷人战斗。”15岁的郝毅报名参军,成为红四方面军少共国际团的一名小战士。
一道清晰的伤疤,至今仍清晰地“刻”在郝毅的左小腿上。那是他戴上“八角帽”后,敌人留给他的第一枚“纪念章”。
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转移途中,在湖北枣阳土桥铺遭遇敌军围堵。完成阻击任务撤退途中,一枚弹片击中郝毅的左腿。天黑路陡,踉踉跄跄走向山头的郝毅,不小心滚落下来……再次醒来时,他已被当地老乡救起。
经过简单救治,郝毅一心想去追赶大部队。左腿受伤难以行走,他就拄着木棍,一瘸一拐往前挪。饿着肚子走了两天,郝毅遇到一支红军队伍,从此开始“三条腿”的行军路。
“难啊!三条腿走路难啊!”随部队转移途中,郝毅体会到什么叫“九死一生”:他忍着剧痛向前走,敌机就在空中扫射;腿上的伤反复化脓,最严重时伤口生出蛆虫。
70余天,拖着伤腿走了2000多公里——郝毅把这段从军之初的经历,看作此后参加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序曲”。“头顶有红星,心中不迷途。”郝毅曾这样告诉子女,“我就跟着队伍走,走到哪儿当时真不知道。但我相信,只要跟着党、跟着红军,就能得解放。”
“你们不知道的长征”
“长征苦吗?”“雪山冷吗?”“草根真的能吃吗?”……当郝毅到南宁市各中小学宣讲长征故事时,从课本上读到“长征”的孩子们,总是这样向“红军爷爷”求证。
“长征,一是走路,二是打仗。两万五千里,靠双脚一步一步走。前有敌人,后有追兵,走一路打一路。”郝毅这样回答。
1983年,从广西军区后勤部顾问岗位离休的郝毅,被南宁市华强小学聘请担任校外辅导员,开启红色宣讲之路。爬雪山、过草地,郝毅想用亲身经历告诉青少年“你们不知道的长征”。
“红军是用特殊材料铸造的,能走出来,靠的是革命意志。过雪山时,我们每人带几个辣椒。实在走不动,就咬几口辣椒提神。”郝毅忘不了,翻越雪山时大雪纷飞,他和战友身着单衣、脚穿草鞋,艰难跋涉在茫茫雪地中。“翻越党岭山时,我又冷又困,恍惚间看见前面有块‘大石头’。刚一靠上去休息,‘大石头’就倒了。这是前面兄弟部队牺牲的战友,被大雪埋住,冻成了‘石头’……”
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从甘孜北上,郝毅随部队进入茫茫草地。
什么是草地?郝毅这样告诉孩子们:“方圆几百公里都是无人区,除了红军队伍,天空连一只鸟也没有。我们靠吃草填饱肚子。那草太难吃了,指导员鼓励我们说,四条腿的马牛羊能吃,两条腿的人也能吃!”
“更残酷的是‘吞活人’的沼泽,陷进去很难再爬上来。有一次,我不小心掉下去,幸好身边的战友及时用扁担把我拉出来,才保住性命。”
广西军区南宁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工作人员邹希告诉记者,宣讲时,郝毅有时会情不自禁地为听众唱起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告诉他们“当年我们就靠着草根、树皮充饥,靠着唱歌振奋精神,一步步走完长征路。”
“他把讲好长征故事当作人生的新长征。”邹希说。一张泛黄的时间表上,记录着郝毅87岁那年的宣讲行程。仅那一年下半年,他先后到30余所学校和10余个单位讲长征故事。行程最密集时,一周7天,6天有课……
医院病房阳台的一角,被郝毅布置成“学习室”。一张不足1米长的小木桌上,摆放着一沓剪报,报纸的空白处留下他的思考。即使生病住院,郝毅仍保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他的讲稿,几十年来一遍遍修改,一次次完善。
“身体累,心里甜,为了下一代,值得!”郝毅说。
一辈子的长征
2005年6月,湖北枣阳土桥铺小学收到郝毅寄来的信件。信中写道:“捐款1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以感谢土桥铺的乡亲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当年,枣阳老乡将左腿负伤、奄奄一息的郝毅从生死边缘救了回来。几十年后,郝毅将感激之情化作一次次暖心资助。
“他是从苦难里走出来的,最见不得群众受苦。”原干休所军医鲁俊告诉记者,离休后,郝毅常常去周边村寨走访,听说有因贫穷辍学的孩子,总是想方设法提供帮助,“前些年,他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我们不让他去,他还会发脾气。”
屋顶透着光、地上摆着接雨水的盆罐、锅里煮着几根细细的红薯……这是2000年郝毅走进辍学姐弟周佩群、周兴友家时,呈现在眼前的情景。
“还想上学吗?”郝毅问。
“想!”没等郝毅说完,弟弟周兴友放声大哭。
“别哭,爷爷供你们上学!”郝毅当即把兜里所有的钱留给姐弟俩。回家后,他又特意联系南宁市有关部门,为姐弟俩开设了助学账户,资助他们从小学读到高中。
“路上遇到的瑶寨老阿婆、念不起书的小姑娘、各地出现的灾情,只要他看到了、听说了,从几百元、几千元到几万元,他都毫不犹豫地捐出去。”鲁俊告诉记者,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了及时捐款,郝毅甚至到干休所预支了离休工资。
家里的水泥地面已磨出了细细的沙砾,数得上的“大件”是一套用了30多年的沙发,柜子里的几套老式军装洗得发白,小米粥就着咸菜也能吃得很香……在照顾老人多年的护工钟阿姨眼中,郝毅的生活近乎“寒酸”。“可他总说,自己吃的、穿的、住的都很好,特别知足。他认为,比起牺牲的战友,自己能活下来就是最大的幸福。”钟阿姨说。
2008年初,从不向组织提要求的郝毅,提交了一份特殊的申请——捐赠遗体。
这份遗体捐赠书写道:“我去世后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遗体送广西医科大学以作科研用。”
落款:“郝毅,一个老兵”。
老兵的长征有多长?老红军郝毅用一生的信仰去丈量。
图①:郝毅上世纪60年代留影;图②:小学生为郝毅戴红领巾;图③:郝毅住院期间,把病房一角布置成“学习室”;图④:郝毅为官兵讲长征故事。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