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造梦 立心 铸魂


■白 描

写作长篇报告文学《乡村造梦记》(作家出版社2022年3月),沉洲花了力气,用了心血。作品呈现出一幅别开生面的农村新景象,让我感到陌生而又兴奋。

中国农村实现脱贫攻坚伟大战略目标后,乡村振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成为新的历史任务和时代主题。在《乡村造梦记》里,作家以福建屏南三个村镇为书写对象,记录了发生在那里的新事、奇事、前所未有之事。地处福建东部鹫峰山脉皱褶里的高山县屏南,在实现脱贫目标后,依托古村落厚重的文化传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闯出了一条新路。原本空心化的村庄,不光吸引村民回归,而且吸引众多城里人争相奔赴这深沟大山,实现了贫困乡村的华丽转身。

有关农村脱贫攻坚的作品,我们已经读过不少。《乡村造梦记》则是一部别样的作品,像是前一个战役的后传,也更像一部重新启幕的大戏,同样精彩和令人感动。

乡村振兴的途径有很多,除了政府的投入扶持,农民聪明才智的发挥和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也是重要因素。在沉洲笔下,我们看到那些原本只会种庄稼的朴实劳动者,打开眼界,敞开胸怀,开始了对五颜六色梦想的追逐。在漈下村、双溪镇、龙潭村,农民们拿起画笔,开办起画室,那些原本握锄头、拿镰刀、插秧苗、刨地瓜的手,竟然画出了绝妙的画。于是,那片地方的青山绿水,落在了他们的画布上,那些司空见惯的瓜果梨桃,画面上比真的更生动鲜活。他们的画笔给村前沧桑的廊桥涂抹了梦幻的色彩,让青峰之巅的山岚云霞蒸腾起舞。

作品记述了漈下第一家农民家庭画室“瑞光画室”的创办,一家五口做完农活家务活都会坐在画架前,描画着他们眼中心中的世界。在双溪镇,一些残障人还有身患其他疾病者,也开始作画,文创产品不光为自己赢得收入,也赢得了做人的尊严。龙潭村,一簇烟树,青山雾郭,村人先祖选择了这一方山水,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创造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息居住环境。一段时间里,这里也曾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脚步。是新的发展理念打破僵局,文创产业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创造出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建筑形态,用画笔再现他们的生活实景,完全可以赋予这个传统的古村落以现代性的气息。绘画作为媒介,让这里变得亮眼,带来了人气,再与文创产业相配套,对古建老厝进行改造修缮,一下子激活了这里的经济发展。

这一切,当然需要高人能人指点,需要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书中生动地塑造了林正碌、林芬芳、张峥嵘等系列人物形象。特别是屏南大地上乡村振兴的造梦策动者林正碌,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汉子,心里永远装着诗情和梦想,勇于探索,敢于实践。正因如此,他身上有一种人格感召力。他凭着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凭着对乡村未来出路的理性认知和敏锐把握,带出许多学生,把理想变为实实在在的现实。屏南的文创产业硕果,是敢为者、有为者大胆探索实践的结果,这是一块乡村振兴的试验田。

屏南的意义,绝不止于乡村经济振兴,作者说这里的人们在“造梦”,造什么梦?发展产业,改善民生,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但这个梦还要更为广大。当今我们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在此过程中,正视和解决城乡发展失衡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就大部分地区来说,农村“空心化”问题还比较严重,更为严重的是,伴随着“空心化”和青年人的流失,伴随着现代化大潮的冲击,一种弥足珍贵的乡村社会传统正在被割裂、被抛弃。那些有赖于土地的传统文化之根,在有的人心目中已变得无足轻重。沉洲的书写,显然包括这种忧思在内。在这一切的背后,作者担心的是人的物化,人的个性的消失。乡村振兴,除了发展经济之外,还要提振和充实乡村人们的精神,为乡村文化立心。这个心,是我们民族文化基因重要的“核”,立了这个心,守住这个核,才能铸造强大的民族精神之魂、民族文化之魂。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屏南,在漈下、双溪、龙潭,在中国这些最基层的乡村,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已然被唤醒,一种曾经几乎被丢失的灵魂寻找了回来。作品反映了,随着乡村振兴之路的探索,农民潜在的精神活力迸发出来。新时代为他们提供了造梦的条件,而他们也具备了一种创造新生活的内生力。

从这个角度说,这种造梦、立心、铸魂,意义尤为重大。这是稳固中国农村,稳固中国社会根基的长久大计。作者的这一发现无疑是《乡村造梦记》的一大亮点。从这里,我看到了乡村振兴真真切切的希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