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凡见利处,便须思患”


■郝启荣  宋冰

范仲淹在《告诸子及弟侄》中写道:“京师少往还,凡见利处,便须思患。”意思是,在京城少与别人交往应酬,凡是遇到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要多想想是否有不利的地方。利之利,人人明白;利之患,未必都晓。见利处当须思患,这对今天的党员干部亦有警示意义。

“利者人之所同嗜,害者人之所同畏。”然利为何物?《墨子·经说上》认为,“利,得是而喜,则是利也”。利,就是人们得到了而欢喜的东西。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提出:然所谓利者,岂必殖货财之谓?以私灭公,适己自便,凡可以害天理者皆利也。他认为,以私灭公,只要自己方便,不顾他人利益、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都是只顾一己之私的利。

一叶障目,难见泰山;一利在前,神志易昏。柳宗元《蝜蝂传》中讲了一种叫蝜蝂的“善负小虫”,喜爱背东西,爬行时凡是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结果越背越多。它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力气也不肯停,直至掉下来摔死。同时,作者也讽刺了某些为官者“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不管是小蝜蝂,还是“今世之嗜取者”,他们的悲惨下场,皆是见利而逐、毫无忧患所致。

明人刘基《郁离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老虎追逐麋鹿,麋鹿奔上悬崖,俯视一下就跳下去了。老虎也跟着跳下去了,结果和鹿一起摔死了。见利动心,身将作靶;稍有不慎,祸定随身。《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违禁重利,一朝抄尽,只能是“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鸩酒盈器,好酒者饮之而立死,知饮酒之快意,而不知毒人肠胃。多少人竞相逐利,图一时之欢喜,很容易掉坑踩雷,结果不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君子防未然,思患而智对。范仲淹在南都学舍读书时每天以粥充饥,把留守之子赠送的美食放在一边。不是他不感厚意,而是他懂得“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啖此粥乎”。清代学者蒋衡在听到年羹尧让其来年金榜题名的承诺时,没有欢喜之意,而是洞察到年羹尧德不胜威,必有大祸,便称病执意回家。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殊不知,吃惯了美味佳肴,就咽不下粗茶淡饭;碰见了绝美好事,就要想到利尽之日。

我们党提倡底线思维,要求心怀忧患意识,防止在各种利益面前败下阵来。见利处当须思患,当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内无妄思、外无妄动,守住党性本真,把好清正廉洁的“方向盘”。很多优秀党员干部在这方面给我们立起了标杆。焦裕禄坚持“占便宜的事儿一点儿都不能做”,主动带头废除“特殊物资供应券”,一家人以窝窝头充饥,婉拒下属送来的鲜鱼;谷文昌坚持把党纪国法作为心间戒尺,大半辈子与林业管理打交道,从不沾公家一寸木材……他们都很好地做到了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心不可乱,则利至而必知,害至而必察。”然而,有一些同志知而不鉴。有的轻虑浅谋,为贪图须臾安逸而沾沾自喜,却不知时光易逝,自己备战打赢的本领是从艰苦锤炼中得来的;有的好在求虚功、博眼球上来劲头,不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上下功夫,却不知“娇媚之花多不甚香”的道理;还有的急中见利,幻想着假公济私,奢望着以小博大,却不想天下怎会有免费的午餐。

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共产党人越是面临利益取舍,越要随时省察、明辨是非,越要以政德自镜、以大我对标。唯有如此,才能在每一念动、每一用事上观利害之变,真正弃诱惑干扰、行人间正道。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