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中,都需要社会交往,需要精神交流。然而,交往须讲原则、有底线。古语云:“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这说明,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交朋结友并非小事,任何时候都要做到习主席所要求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
“当官要公廉,亲情第一难”。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解决问题、推进工作时有时会面临“是坚持原则还是讲人情”的两难选择。无情未必真豪杰。党员干部也不能没有人情味,否则,人们很难相信他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情谊再浓,都不能越纪;往来再密,也不能违法,更不能让人情逾越党性原则。否则,不仅会玷污同志间的纯洁关系和真挚感情,还会败坏党风政风,危及党和人民的事业。
坚守党性原则是老一辈革命家的行为准则。新中国成立后,杨开慧烈士的兄长杨开智希望能把工作安排在北京,毛泽东同志致信说:“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黄克诚同志得知跟随多年的老部下在京西宾馆搞公款宴请,依然坚持原则、硬起手腕处理;听说商业部领导到丰泽园饭庄请客吃饭时少付钱,他派人查实情况后不但通报全党,还在《人民日报》上发文披露。事实证明,党员干部在原则面前“不怕撕破脸皮”,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必然会赢得群众的信赖和爱戴。
“情而公,情而正,则圣贤也。情而私,情而邪,则禽兽矣”。手中的权力姓“公”不姓“私”,不能拿公权为自己、为家人、为亲戚朋友谋私利,底线红线面前没有人情可讲,这是党员干部的基本操守。每名党员干部都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决不能将正常的关系扭曲、真挚的情感异化,用哥们义气代替同志友谊,用私人感情取代组织原则,把上下级关系变成人身依附,而应带头弘扬正气,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明辨是非、激浊扬清,用模范行动纯正风气、凝聚正能量。
珠莹则尘埃不能附,情明而私欲不能染。党员干部应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能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错误认识中恣意妄为,也不能在“苟富贵,勿相忘”的江湖义气中铤而走险,更不能在“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花言巧语中迷失方向,而要坚决摈除庸俗关系、变味人情,划清“公与私”“礼与贿”“原则与人情”的界限。特别是当个人感情同党性原则、私人关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必须毫不犹豫站稳立场,坚定不移维护人民利益。也只有这样,同志间的交往才能行得稳、走得远,党内政治生态才能清风徐徐、正气上扬,党的事业才能枝繁叶茂、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