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独木不成林,但这株生长在热带雨林里的榕树,垂落下密密麻麻的支柱根,远远望去就像一片茂密的树林……”
5月25日,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实验学校四年级(1)班,正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雨林课堂”授课。授课人是海南省鹦哥岭青年生态保护志愿者符明开、王桂情,他们的另一个身份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鹦哥岭片区护林员。讲台上,他们向学生们展示自己巡逻时拍下的影像资料,讲解“独木成林”“绞杀现象”“老茎生花”等热带雨林奇特景观。
“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我们期待越来越多这样的科普课堂走进校园。”校团委书记李颖点赞道。
从依靠采伐狩猎谋生的村民,到守护热带雨林的护林员、参加生态保护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符明开、王桂情角色转变的背后,离不开一股“青春力量”的影响。2007年起,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名大学毕业生来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鹦哥岭片区,从事生态科研工作。他们自发组成鹦哥岭青年生态保护志愿者团队,在科研之余探索开展生态环保主题的科普教育。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生态科研人员、护林员乃至生活在鹦哥岭片区的每一名村民,都成为生态保护的志愿者。”团队成员、生态科研工作者米红旭说。在他们的动员与帮带下,10余年间,不少生长在鹦哥岭山脚下的年轻人加入志愿者团队,护林员数量也增至400余人。
2011年,刚满22岁的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青年符惠全,成为鹦哥岭护林员。一晃10多年过去,他如今已成长为团队骨干,不仅管理着3个护林员小组,还担任多套科普图鉴的编委及数所学校的“雨林课堂”授课人。
比他早两年成为护林员的王阳,习惯将平时收集的植物树叶制作成标本,并标注植物特征、分布地信息等。数年下来,王阳手中积累的植物标本越来越丰富,为鹦哥岭生态科研及科普宣教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近年来,随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工作加速推进,一批批年轻的护林员在做好巡山护林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开展不同形式的生态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发动当地居民及游客加入保护热带雨林的队伍。2012年至今,鹦哥岭团队每年面向全国招募大学生,开展以森林资源保护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面向省内外招募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活动。同时,配合相关部门编撰出版《鹦哥岭兰科植物图鉴》《海南鹦哥岭鸟类图鉴》《海南鹦哥岭两栖及爬行动物图鉴》等科普读物,建立鹦哥岭的“生态档案”。
日前,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公布,海南省鹦哥岭青年生态保护志愿服务项目入选最佳志愿服务项目。15年间,这支青年团队在助力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开展一系列科普宣教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南国的绿水青山持续焕发生机。
无人航拍机缓缓升起,画面中的热带雨林苍翠如初,而在鹦哥岭奋斗的青年生态保护志愿者,也愈发稳健与自信。“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的团队,守好这片山,护好这片林,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奉献力量。”米红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