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生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大别山中天堂寨


■唐红生

天堂寨不是一所寨子,而是一座山。它位于大别山腹地,雄踞安徽省金寨县与湖北省罗田、英山县接壤处,素有“吴楚东南第一关”之称。

乘索道腾空而上,似感脚下阵阵林涛涌着我驶向山巅。随着高度上升,山上的天气变得阴沉起来,白茫茫一片。

林木、山石一切朦朦胧胧。这里遍布黄山松,松针在云雾中婆娑舞动,像雄鹰振翅欲飞。奇崛的松姿一看便知饱经风霜,一棵棵高不盈丈的松,往往树龄有几百年。眼前一块巨石上赫然写着“皖鄂交界地”,这里是安徽、湖北两省的分界线,可谓“一脚踏两省,放眼望江淮”。浓雾稍稍散去,眼前一座山岩酷似将军面容,英俊威武,若有所思,仿佛正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大自然如此巧夺天工,着实妙趣横生。

“踏遍黄峨岱与庐,唯有天堂水最佳。”天堂寨的水有看头。未谋其面,先闻其声,轰鸣声响彻山谷,如万马嘶吼。一条长60来米、宽10多米的瀑布挂在山崖上,淡紫色的岩面凹凸不平,泉流其上,似滚珠泻玉、白雪翻卷,正应“泻玉瀑”之名。石上溅起朵朵水花,在阳光下银光点点,晶莹剔透。瀑布经过一段平坦光滑的石坡跌入石潭,清澈如翡。一阵风裹着水雾飘在脸上,丝丝凉意,情致绵绵。

沿着栈道下行,哗啦啦声响不绝于耳。不多时,就见到了“九影瀑”。瀑布落差竟达70多米,似银河从天倾泻,撞击着悬崖绝壁,如虎啸龙吟。见此情景,自然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我站在凉亭下观望,瀑布从青翠的密林中钻出,硬生生地撕开一道口子,顿时雪浪飞溅,水雾氤氲,迅猛的气势荡人心魄。

午饭后又进入景区,坐上观光车沿盘山公路而行,不久便到了白马大峡谷上入口。步道随山势起起伏伏,清风拂来,凉爽宜人。峡谷中植被茂密,树、灌木、藤蔓,连同藓苔,郁郁葱葱。一路溪流淙淙,蜿蜒跌宕,时隐时现,或急速或平缓,源源不断汇入千里淮河。

天堂寨所在的金寨县是鄂豫皖根据地的核心区,也是“将军的故乡,红军的摇篮”。山脚下,一汪清碧的池水倒映青砖鱼鳞瓦院落,大门一侧挂着“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牌子。1947年12月30日,刘邓大军到达金寨县下楼房村,周氏人家自愿借出五进祖宅,作为前方指挥部。为再现那段光辉岁月和艰苦历程,金寨县按照原址布局进行设计,易地重建了前方指挥部。

展览分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厅、作战会议厅和金寨籍开国将军厅,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一段段文字,展现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波澜壮阔的历史。整整一面墙上是一幅题有“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画。画面中,刘伯承、邓小平一身戎装,气宇轩昂,目光坚定刚毅,身后是峰峦叠翠、巍峨壮丽的大别山。1947年,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率部队分三路挺进。8月7日开始,突破黄河天险,越过黄泛区,强渡沙河、汝河和淮河,8月27日千里跃进大别山,犹如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脏,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立刻开展扎根大别山动员,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做好充分准备,并训练部队迅速熟悉南方作战条件和生活环境。他们发动群众,加强各级民主政权建设,建立和巩固根据地,取得了张家店、高山铺等战役胜利,解放了大批县城和乡镇,吸引、牵制和消灭了大量敌军。

展览区还展现了邓小平、李先念等在大别山期间的卧室,陈设简陋。1947年底至1948年初,将近2个月时间里,在敌军重兵包围下,邓小平、李先念率领不到1000人的前方指挥部驻扎于此,圆满完成了战斗、土改、筹款借粮三大任务,牢牢站稳了脚跟。

“轻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山山岭岭唤我回,一石一草把我留。啊,再看一眼大别山,万般情思胸中收……”不知是谁唱起了《再见了,大别山》,那么深情,歌声在山谷中格外悠扬动听。是啊,就要向大别山说再见了,就要向这片曾被无数革命先烈鲜血浸染过的土地说再见了,万般情思化为一句话,由衷祝愿百姓生活越来越美好!当然,百姓生活也必将越来越美好!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