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筑牢战斗堡垒

——全国村“两委”换届工作顺利完成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领头雁”得配强。

2020年10月,村“两委”任期由3年改为5年、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集中进行、与县乡同步开展的首次换届开始。目前,全国49.1万个村班子顺利完成换届。

干部群众普遍反映,这次换届要求严、力度大、风气正、效果好,选出了担当作为好班子,换出了安定团结好局面,形成了干事创业好氛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筑牢了战斗堡垒。

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换届工作责任

抓好抓实换届工作,党的领导是关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此次村“两委”换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赴有关地方考察时深入村里调研,对村干部提出殷切希望,关心关怀党员、群众,为各级党委认真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精心组织换届工作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榜样。

中央组织部、民政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导推动各地抓好村“两委”换届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扛起责任、抓紧抓实,保证了本次换届圆满完成、达到了预期目的。

为压实责任,广东省佛冈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县推行领导干部联村包干机制,29名县领导“一竿子插到底”,每周分别带队下沉村(组)一线分析研判实情、排查化解矛盾、宣传换届纪律。

各地强化党的领导,发挥组织优势,做细做实各项工作,确保换届平稳顺利推进。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成立由党委书记、副书记或组织部长任组长的换届领导小组,建立组织部门牵头协调、民政部门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北京、天津、上海、广东、重庆、新疆等省区市党委书记均深入村里调研,定期听取换届情况、推动工作扎实开展。

同时,各地普遍实行省级领导联系市县、市级领导包县联乡、县级领导包乡联村、乡镇(街道)干部和驻村干部全员压上的指导推进机制,特别是推动县乡党委书记把换届工作紧紧抓在手上。

“我们全面实行挂点包联制度,市领导全覆盖挂联90个县(市、区),3000多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全面包乡走村,从准备工作开始到整个换届完成一包到底。”浙江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包联县领导、镇街联系领导和驻村干部“三人组团”,全程包干指导。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换届工作有序开展。各地坚持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相统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高标准、高质量组织实施,把一系列有效举措落实到换届全过程。

“下深水”选贤任能,让“好苗子”脱颖而出

人选的质量,决定着整个换届工作质量。为选出“好苗子”,山东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让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有机会有舞台。省里先后组织开展两轮分析研判,各地“下深水”选贤任能,实施农村在外优秀人才“回引计划”、后备人才“递进培养计划”,先后回引在外人才3.6万名。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选优配强干部是此次换届的重要工作。各地拓宽渠道,通过在现任村干部中“留”,在重大工作表现优秀的农村青年中“挑”,在致富带头人和优秀退伍军人中“选”,在外出务工能人和大学毕业生中“请”等途径,不拘一格选贤任能。

“换届前,村干部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能力偏弱。”广西梧州市长洲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坦陈,区里在换届之初就注重从源头上严把选人关。长洲区抽调31名处级干部带队,对全区45个村逐个排查分析,开展谈心谈话,拿出“体检报告”,对835名初定人选的政治表现、履职尽责和廉洁自律等情况层层把关。同时,通过调研、党员群众举荐、机关单位选派、对外联络回引等举措,全面拓宽人才选拔渠道。

数据显示,换届后村班子结构特别是带头人队伍实现整体优化:学历明显提升,村“两委”成员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占74%、提高16.7个百分点,村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学历的占46.4%、提高19.9个百分点。能人比例上升,村党组织书记中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致富带富能力较强的占73.6%,提高23.6个百分点。妇女成员上升,在村班子中占28.1%,提高7.1个百分点,每个村班子至少有1名妇女成员。年龄普遍下降,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为42.5岁,下降5.9岁;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为45.4岁,下降3.9岁,有35岁以下班子成员的村占96.7%。

严纪律、明规矩,保证换届选举风清气正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党委委员吴明霞对小白村村委会换届选举日的第一位投票者印象深刻:“天还没亮,80岁的林如宝老人就来到投票箱前,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村里人习惯早起,投票前一天,工作人员就做好了充分准备,早早迎接选民的到来。

为保证换届程序流畅,东吴镇推出了“两日历五流程”。“有了日历和流程,每天做什么、执行到哪个步骤一清二楚,操作起来很方便。”东吴镇党政办干部董莹莹说。

严格依法依规推进,营造风清气正换届环境,直接关系换届工作之成败。各地严格遵循有关法律法规,紧盯选民登记、候选人提名、投票选举等关键节点,确保换届在政策框架和法律法规范围内健康有序进行。

各地还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普遍开展换届纪律宣传和警示教育,签订纪律承诺书,确保换届选举风清气正。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江西、西藏等地通过广泛发放、张贴换届纪律宣传材料等途径,让党员群众明底线、知红线。吉林、安徽、四川、陕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采取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谈心谈话、签订纪律承诺书等多种方式开展换届纪律教育,打好“预防针”。

本轮换届中,各地对村“两委”换届风气督导全覆盖,特别是加强对选举委员会推选、候选人提名、投票选举全程监督,架起“高压线”,念好“紧箍咒”。同时,各地建立换届信访举报快查快处机制,“12380”综合举报受理平台24小时畅通,对举报线索逐一核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这次换届,每一步我们都看在眼里,规规矩矩,公开透明,选出来的书记脑子活、本事大、办事公,是群众‘心头上’的人,我们一百个支持,一百个放心。”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兰龙村老党员公保才让说。

做好后半篇文章,推动新班子干事创业

2021年6月9日,河南省郑州市举办“十佳”村党组织书记擂台赛,经层层筛选共有16名村党组织书记参赛。结合前期实地考察情况以及现场表现,评出“十佳”村党组织书记,市财政给予其所在村20万元奖励。对“百优”村党组织书记,由县级财政给予每个村10万元奖励,增加村级组织运转经费。

换好是基础,干好是关键。各地抓配套、紧衔接、搞培训、强监督,做好换届后半篇文章,推动新班子尽快理清思路、进入角色。

一些省区市通过开展履职培训、督促指导、健全机制等多种方式,推动新班子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撸起袖子加油干。截至2022年2月,村“两委”成员已培训87%、86.2%,村党组织书记由省市两级培训的占60%,“两委”其他成员普遍由县一级轮训。湖南、湖北、海南、贵州、甘肃等地由省级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大培训;福建、四川、宁夏等地结合“导师帮带制”试点,组织对新任村干部传帮带。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当前,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接过了接力棒,广大村干部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谱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

(据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