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为将谋事多思战


■王 军

唐贞观初期,吴王李恪出使突厥,到达颉利(突厥可汗)大营前,颉利一将领“矢中百步之垛”后,“目恪而笑”,“恪疾马引弓,亦中。众皆惊叹”。此后,突厥认为唐军“将强士必壮”“遂侵边境慎少矣”。

类似的故事,我军也遇到过。

1942年的一天,晋绥二分区司令员许光达陪同来访的美军观察组成员简士在训练场参观时,简士突然拔出勃朗宁手枪瞄靶射击,五发五中后,简士看了看许光达。许光达知其意,取枪欲射,恰天空有群雁飞鸣,当即抬高枪口射击,大雁纷纷落地。见此,简士连连赞许。

当年,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到原北京军区某部参观射击训练,原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陪同。训练结束,蒙哥马利来到一支半自动步枪前,卧姿射击,连发连中后,起身将枪交给杨勇。杨勇微笑接枪,立姿遥击,无发不中。

“军之大事,命在于将”“三军之重,莫过于将”“凡举兵师,以将为命”。打仗就是打将,这是亘古不变的铁律。无论是“人之司命”,还是“国之利器”;无论是“三军之死生系”,还是“国家安危之主”,都深刻阐释了指挥员能力素质对一支部队的极端重要性。因此,人们看一支军队强弱时,都注重“观军者观将”。

甲午战争前,日军在搜集情报时,还重点对清军将领进行了深入了解,最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支那大将身形高大,贿风而行求大官,很少研习海战,战必胜。”将领都“很少研习海战”,战场上焉能不败?这真应了那句老话: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其实,观将者不只有对手,还有自己的部属。一本记载粟裕的书里有这样一段话——“他经常站在地图前,各部队的兵力、火力情况,每个部队的作战特点,他都很熟悉。有这样琢磨打仗的指挥员,大家都觉得跟着他肯定能打胜仗。”战争年代,我军之所以能屡战屡胜,与各级指挥员带头参加训练、带头研究战争是分不开的。

“信念坚定报党恩,不辱使命铸剑人。科技七艺皆精进,文武双全儒将军。廉洁朴素守情操,身为兵先兵如子。何日请缨提锐旅,鞠躬尽瘁赤子心。”这是怀念杨业功的一首诗。当年,官兵们之所以跟着杨业功打仗有信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科技七艺皆精进”。

“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矣。”兵随将转,有什么样的指挥员,就会带出什么样的部队。将不强则军必败,官不练则兵遭殃。首长首训、常委常训、领导领训,专注砺剑淬火、精武强能,官兵自然会把打仗镌刻于心,用肩膀扛起使命,刻苦锤炼本领。

近年来,全军各级指挥员纷纷走上练兵一线,带头进入战位、进入角色、进入情况,带头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带头练谋略、练指挥、练联合,引领带动官兵积极投身练兵备战。但也有少数指挥员的“手电筒”习惯于只照别人不照自己,用指导训练代替自身训练;有的浸泡在文山会海、迎来送往等事务性工作上,对主责主业若明若暗。这样的指挥员,打起仗来是靠不住的,大家心里是瞧不起的。

古罗马军队凯旋时,罗马的执政官在组织人群欢迎的同时,还会派出一个“提醒者”在将军耳边重复这样一句话:“一切荣华富贵都是过眼云烟,必须学习新的本领,以应对下一场战斗。”

“夫为将者,有勇不如有智,有智不如有学。”“昨天的战争”背影不远,“今天的战争”面貌一新,“明天的战争”雏形已现。尤其要看到,随着现代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对指挥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指挥员只有心怀“本领恐慌”,把“满”字、“惰”字、“躁”字彻底克服掉,加快知识更新、能力升级,才能成为组织训练的行家、指挥作战的高手、能打胜仗的先锋。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