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事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多维透视战训深度耦合


■王飞  况冬  李红伟

全面推动训练转型升级,实现作战和训练一体化,须紧盯当前训练中的矛盾与问题,紧紧围绕战斗力提升这个终极目标,聚焦“科技+”“网络+”“智能+”先进手段建设运用,积极推动作战与训练全面深度耦合。

平时和战时的理念耦合。把平时训与战时战有机统一起来,强化平时敢训能训战时方才敢战能战的理念。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是对历次战争经验教训的深刻认识和总结。“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只有强化平时训练中的战斗意识,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导向,保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状态;只有把平时的训当成是战,是在为战时积攒能量;只有在平时按战时的全域全要素从难从严训练和检验评估,战时才能把平时训练中积累的智慧和技能发挥出来、培塑的尚武精神和战斗血性激发出来、形成的敢打必胜的能力展示出来、锤炼的裕如指挥和灵活战术表现出来。

操场与战场的势场耦合。训练环境与未来实战境况的逼近和相似度,是开展实战化训练和形成部队战斗能力的客观依托。军事训练紧贴实战,首先要从环境条件上贴近,要构设与实战尽可能相近的战场环境,以战场化的训练环境为载体和支撑,载入实战化训练内容,建立贴近实战的评估指标体系。训练环境构设得越逼真,部队训练就越能贴近实战,对未来作战的适应性就越强。当前构设联合作战行动背景,须构建不同战略方向上复杂逼真的战场背景,设想复杂多变的连锁反应情况:尽量选择有相似地形的区域,尽量择机在艰苦天候条件下,尽量模拟各种人文因素产生的影响,尽量设置复杂电磁环境,尽量营造逼真交战场景。全面打造“实战化环境”,才能满足部队实战化训练需要。

人员与装备的要素耦合。作战效能的发挥,依靠人员、装备以及二者的结合,人与装备结合得越紧密,发挥出的效能就越强。人与武器装备的有机结合是制胜之道,也是实现由训练效果向作战实力转化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合理、创造性地使用武器装备,就能使部队的战斗力保持在较高水平。作战训练中,必须充分认清人与武器装备浑然一体的重要性。武器装备只有经常在贴近实战环境中使用,才能知道到底好不好用、管不管用。所以,必须学装、知装、用装、管装,面对新装备要敢于训练,树立人为主导的意识,积极开展人装一体化训练,使作战人员熟悉武器装备的技术参数,熟练掌握各种实战化环境下的操控技巧,创新探索武器装备潜能,创造性发挥其功能,在训练中实现人装合一,作战中发挥出最佳效能。

基础与高端的能力耦合。训练内容与未来实战中行动内容的契合程度,是开展实战化训练和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基础前提。基础性、技能性训练往往训无止境,满足于浅层表面当然不难,但要做到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则必须反复学习、常训不懈。与此同时,深钻细研战争演变规律,及时更新作战理念,摒弃“尾随式”适应作战的僵化思维,将当代武器装备精确、智能、隐身、无人等趋势以及衍生的新型作战指挥控制理念纳入实战化训练内容中。围绕“在哪里打、和谁打、怎么打”等问题,主动设计未来战争,主动创新战略战术。聚焦作战任务需求,分解量化不同权重具体指标,确定训练内容规划。根据不同作战任务差异化设计训练课题,构建内容体系,精心筛选和组合训练内容,重点突出核心能力训练,补齐填平短板弱项。做到未来打仗需要什么就刻苦训练什么,部队战斗力要素中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

考评与实战的导向耦合。训练服务于作战,作战反作用于训练,且作战处于主导地位。两者之间高度的同一性和主从性是其最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军事训练要牢牢锚定作战能力的提升,必须依据实战要求建立考评标准。考评是检验部队实战化训练质量高低的尺度,要保证尺度合理准确,就必须聚焦实战标准和遂行作战任务能力。训练考评标准与未来实战中关联数据的一致性程度是开展实战化训练和检验部队战斗能力的指标依据。要围绕使命任务需求,结合未来实战中部队战斗能力的构成要素,区分定性和定量,将诸要素细化为共性和专项指标,不断完善以实战能力为核心的考核评估标准体系。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