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一支车队穿梭在茂林间,一名“伤员”躺在救护车担架上等待救治。
打开背囊,取出输液器,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护士冒佳圣动作敏捷。借助车窗外的月光,他迅速进针,顺利建立静脉通道。
“成绩优秀!”考官向他竖起大拇指。这一刻,身着迷彩服的冒佳圣脸上挂满了自信。
这份自信来之不易。2年前的一次保障行动中,冒佳圣在车上为战友输液。因为缺乏训练,他的成绩并不理想。
“男同志更皮实、抗压能力强。多加练习,我一定能行!”在此后训练中,他自我加压,训练成绩提升很快。
随着更多男性逐渐走上护理岗位,男护士的能力优势正在体现出来。
为了锤炼护理技能,训练初期,冒佳圣和女队友一样在仿真手臂上进行练习,但这个方法不利于进针触感经验的积累,他主动提出与另一位男队友互相进行手臂进针练习。不久,他的这项课目成绩明显提升。
吃苦吃到了“甜味”,冒佳圣又向战斗体能考核领域发起突击。
去年底,医院在全院遴选参加上级战斗体能比武的选手。冒佳圣主动请缨。前期训练,一次20公里轻装越野训练中,他因体力不支,落在了战友后面。看着身旁的队员一个个超过了自己,冒佳圣在心里和自己较上了劲:“战胜自我,跑赢每一次考核。”
3个月时间,冒佳圣反复加练。每次训练前,他都把10公斤的哑铃塞进自己的军医背囊,将接力赛使用的60公斤模拟人配重增至70公斤……他还根据自身体型,对手榴弹、弹匣、水壶等位置进行微调,训练成绩直线提升。
不久后,一场400米场地抢救伤员接力赛打响。比赛考验的是队员间的协同配合能力。按规则,需要队员以两两配合的接力方式,将模拟人用担架运送至终点。这意味着两名队员之间,需要保持步幅与步频的协调。
就在临近接力区1米距离时,冒佳圣突然重心不稳……即将摔倒的一刹那,为了不让“伤员”摔下担架影响比赛成绩,他竭尽全力用肩膀将担架顶过接力区,顺利与队友完成了交接。
那次考核,冒佳圣所在团队取得了2个单项第一。载誉归来,冒佳圣丝毫不敢懈怠,每天坚持训练“打卡”。每打一次卡,他都要在本子上涂上一个醒目的橙色标记。
“为什么很多预警都是橙色的?因为橙色不仅醒目,更是硝烟的颜色、战斗的颜色。”冒佳圣说,“面向未来战场,每一天都是能力预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