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在战位上淬炼


■孙兴维  林美娜  刘永瑜

扫一扫,听“长征副刊”往期美文

月华如练、寂静无声。凌晨时分,隐蔽在山区腹地的20多顶迷彩帐篷在夜幕中若隐若现,附近山峦的2号哨位上,第909医院野战医疗队的护士黄雪娟背着钢枪与队友警惕地注视着周边的情况,不敢有一丝的懈怠。

山地草尖上沾挂着露珠,隐约可见各种叫不出名的小虫萦绕在四周飞来飞去。白天已经连续演练了10多个小时,帐篷里,队员们睡意正酣。

自从医疗队进驻野外演习地域以来,昼夜转场、四处“征战”,夜间敌情“袭扰”不断。为保证驾驶员有充足的睡眠,不在转场和“袭扰”中出差错,野战医疗队员不分男女主动请缨,担负夜间岗哨的执勤警戒任务。

突然,指挥部帐篷的灯亮了起来,一道道指令开始在帐篷间快速传递:“人员快速集结,紧急机动转场!”迅即,每个班组、每个战位都风驰电掣地行动起来。脚步声、马达声、催促声,交织在一起。医疗和宿营帐篷快速撤收、装备接连装车、医护人员分组登车……一台台轮式车辆载着人员、物资、装备,有条不紊地行动起来,黄雪娟和队友奉命撤离警戒岗位,随机动车队向某地域疾驰而去。

救护跟着战场走,保障伴着任务行。去年初,为了让更多的医护人员得到锤炼,野战医疗队计划对部分卫勤人员进行调整。闻讯,黄雪娟摩拳擦掌,第一时间向医院递交决心书。这一刻,她已经期盼太久了。

野战医疗队要求医护人员不仅要精通一线伤员的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六项战救技术”,还要具备射击、军事识图、野外生存等军事素质,以及抗眩晕颠簸、适应快速机动转场等体能素质。这对每一位队员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

任务面前,舍我其谁。黄雪娟暗暗与自己较上了劲:每天一个3公里,坚持不懈;每周至少一次军事课,雷打不动;每月主动参加一次小考核,以考促练。3个月后,她整整瘦了5斤,连脸都被晒黑了不少,还好,各项成绩提高了一大截,如愿通过了考核。

一夜之间,3次转场。各救治模块的展开与撤收、伤员的救治与后送、人员配备与轮换、装备的伪装与抢修,一个个课目轮番展开,比技能、比士气、比耐力,黄雪娟与队友们虽然连续作战,却人人斗志高昂、全力以赴。

夜间,还有50多名“伤员”被接连转送到野战医疗队。“伤员”中有炮弹弹片伤、汽油弹烧伤、枪弹贯穿伤、高处坠落伤、失血性休克、毒蛇咬伤、生物化学伤、多发骨折……个个伤情复杂,并且多数为多发伤、复合伤等棘手问题,救治过程中处处是“关口”。黄雪娟与队友们按轻重缓急,两人一组实施伤情快速分检。边分检,边救治,在烽火一线,他们还实施应急手术、开展批量救治,组织伤员后送,实现与准战场零距离。

野外机动转场、“野战医院”展开撤收、批量伤员救治,一波连着一波。身上的汗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可黄雪娟觉得未来战争战况更复杂、环境更恶劣、任务更繁重,现在的这点苦和累,不算啥。现在把底子打好了,上战场才更从容。

密集的枪炮声、隆隆的爆炸声,地面在颤动,野战医疗队抗休克治疗帐篷里,顿时漆黑一片。

这时,一名“伤员”的血压突然下降、心跳急促,因失血过多已处于休克状态,急需建立一条体外“生命通道”进行输血、输液。此刻,帐篷外黑咕隆咚,帐篷内更是伸手难辨五指,根本无法看清受伤战友的血管位置。

怎么办?就在这时,“嚓”的一声,漆黑的帐篷内有人擦亮了一根火柴,帐篷里有了微弱的光晕。

护士彭小菁迅速卷起伤员衣袖,露出胳膊,扎上止血带,左手宛如灵巧的雷达,在伤员手背上快速搜索静脉。右手捏着的针头,就像长了眼睛,刹那间穿过皮肤,稳稳扎进伤员的静脉血管里。

在这“电光火石”的瞬间,她波澜不惊,从容自如。她轻轻地压住针头,麻利地打开输液器控制阀,解开止血带……仅仅用时5秒,滴滴救命药水便滴入“伤员”体内。整个过程动作连贯,一气呵成,现场的战友们长舒一口气。

擦去额头的汗水,彭小菁感慨,在现代战争中,虽然远程会诊、卫勤信息标识牌、野战方舱医院等装备和手段已广泛运用,但护士的基本救治能力在战场上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的战场会面临着诸多不可预知的情况,对伤员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早一秒钟救治就多一分生的希望;战场紧急救治必须做到争分夺秒,“一针见血”。她们所演练的课目,正是战时“六项战救技术”的延伸拓展。

高超的技能来自刻苦的训练。为了练强“微光穿刺”的硬功夫,彭小菁经常是刚脱下“白大褂”,就穿上“迷彩服”,一头扎进卫勤训练室,反复训练战救技能。训练中,她用遮光布蒙上眼睛,手指仔细触摸手腕和手臂上的静脉,不停地用心感受和体会,将静脉位置和特点一一铭记在心。为了确保实现“一针准”,她还在星光等微弱的光影环境下,从模拟人练起,最后与护理姐妹们互相在手臂真扎实练,不练娴熟不撒手。现在,她们只要点燃一根火柴,在燃尽前的5秒内,就能迅速找准静脉,一针到位。

练一次,进一步。近年来,彭小菁先后10余次参加与作战部队的实战化对接演练。她或在一线阵地救治伤员、或随野战医疗队远程机动、或随直升机护送伤员,一次次在近似实战的训练中反复历练摔打。哪里需要,她就领命出现在哪里,练就了一身随时能战的卫勤硬功夫。

初春,某海域风高浪急。

在海上颠簸穿行的某运输舰船上,第909医院派出的10名医疗队员正在甲板上为多名危重“伤员”实施紧急救治。护士陈燕玲时而为骨折的战友包扎固定,时而为休克的战友输血供氧,时而协同应急手术救治,哪里情况紧急就出现在哪里,整个演练现场紧张而有序。

该医院瞄准战伤救治“白金10分钟,黄金1小时”时间节点,派出卫勤机动小分队直抵烽火前沿,筑牢战时官兵生命屏障。护士陈燕玲有幸成为该医院“前沿复苏手术分队”的一员。此次,医院充分借助某船运大队参加海上演练的时机,派出小分队登舰,与官兵开展实战化卫勤对接演练。在近似实战环境中细化救治措施,使应急救治流程进一步优化,为实战化救治打下坚实基础。

海上训练,首先要过“晕船”关。前两年,陈燕玲就曾经参加过海上演训。刚开始还能完成一些课目训练,但后来海上的风渐渐大了起来,她开始晕船,吐得七荤八素。

吃一堑,长一智,晕船这个困难必须突破。为了练就在直升机、运输车、舰船等颠簸状态下的救治技能,陈燕玲在多功能“旱船”上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有时感觉身子被颠得都快散架了,她仍然咬牙坚持。同事劝她别这么拼命,她却说:“这种考验都过不了关,真正打起仗怎么办?”

越训练,越深入。她不但要适应颠簸摇摆,而且要同时进行战救技能训练。在摇摆不定的“旱船”练心肺复苏、练包扎固定、练静脉穿刺、练手术配合。有时练得头晕了、呕吐了,就简单地漱一下口,接着练。就这样,她铆足劲苦练了整整3个月,终于闯过了海上晕船这一关。

加钢淬火,百炼成钢。这两年,陈燕玲多次参加野外驻训和红蓝对抗演习,全程经历了走、打、救、防、藏等全过程实战化训练,既提高了战救能力,也强化了敢打敢拼、勇争第一的顽强作风。

一次次淬炼,一次次拔节,在火热的“战位”上,陈燕玲正加速成长。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