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岩层深处,书写精彩“掘进人生”

——记火箭军某旅营长沙子呷


■本报记者 邹 菲 特约记者 李兵峰 通讯员 方 雷

【人物小传】沙子呷,男,彝族,火箭军某旅营长,先后担负10余项重大国防工程施工任务,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被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表彰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隆隆的机械声中,硕大的钢臂钻杆在石壁上打满钻眼;长长的施工巷道内,数台工程机械装备忙碌不停……在一处国防工程施工现场,火箭军某旅营长沙子呷正带领官兵向岩层深处掘进。

“筑巢”,是新时代导弹工程兵的神圣使命;“掘进”,是沙子呷20年军旅人生的关键词——

当战士时,施工打风钻,他一手抱一个,双钻一起干,在穿山凿岩中历练为官兵眼中的“阵地铁人”,入伍第二年当班长,第三年光荣入党;

当排长、连长时,他冲在最险时、干在最难处,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常常是工程掘进到哪里,就把床铺搬到哪里,不断创造施工新纪录,干出样板工程段;

当营长时,他带领官兵常年奔波在外,与大山为伍、与岩石为伴,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啃下了许多“硬骨头”。

“我们虽然不上发射场,不能亲手送导弹飞天,但每一次掘进,都是为火箭军夯实战斗力基石,同样是在托举大国长剑腾飞。”从第一次走进地下阵地那天起,沙子呷就立下了“宁可透支生命,绝不辜负使命”的誓言。

和沙子呷同年入伍的三级军士长张军说:“在他眼中,没有掘不进的岩层,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有一年,施工地域高寒缺氧,官兵快走几步都感觉呼吸困难。沙子呷背着氧气袋,每天第一个进工地,最后一个出工地,带领官兵创造数项施工纪录,按时交出优质工程。

“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落到我们的实际行动上,就是构筑‘藏得住、打不着、抗得了、摧不毁’的阵地……”与官兵谈心交流时,沙子呷如是说,也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

有一处阵地施工遭遇罕见的不良地质,塌方断面形成大窟窿,像是张开的“老虎口”挡在前面。沙子呷带领党员突击队爬上高空作业架,研究处理方案,连续鏖战3昼夜,成功攻克了塌方难题。

一次次掘进,见证了沙子呷的忠诚与担当。常年转战施工,与苦累险为伴,导弹工程兵每天都要面对考验和挑战。只要一有爆破、排险等任务,他总是守在第一线、干在最前面。

这些年,为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沙子呷摸索总结出10多项工艺工法,把可伸缩拱架、滑移式分浆器等20余项革新成果应用到国防施工中,带出一批“小能人”“小创客”。

辗转高原戈壁、鏖战深山密林……如今,沙子呷和战友们筑梦深山,奋战在国防施工一线,以青春和热血筑起守护国防安全的钢铁阵地。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