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在《行路难三首·其二》中写道:“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大意是,剧辛、乐毅感激知遇之情,竭尽忠诚为国贡献杰出才能。倾尽一生才华,为国输肝剖胆,这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悠悠华夏,英雄辈出。中华儿女的血脉里从来不缺爱国之心,华夏赤子的骨髓里从来不少报国之情。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位卑未敢忘忧国”,从“百战沙场碎铁衣”到“为国牺牲敢惜身”,从“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到“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中华历史的浩瀚天空,到处闪烁着忠肝义胆的璀璨之星,激荡着岁月可证的如虹浩气。
在人生的乐章里,尽忠是最动人的旋律;在事业的征程上,报国是最鲜艳的色彩。翻阅史书,无数有志之士以报国济民为己任,以苟利国家为先图,临难不顾生、万里不惜死,为人间皆安贡献一己之力。东晋名臣祖逖,闻鸡起舞,志在中原,率部北渡长江,击楫而誓,鼓忠义之气、寒敌军之胆,收复了不少失地。宋朝名将岳飞精忠报国、铁血丹心,视功名利禄不过尘埃粪土、封侯拜将无非过眼云烟,只求“踏破贺兰山缺”“收拾旧山河”。清末重臣左宗棠东戡闽越、西定回疆,不顾边荒艰巨,即使在弥留之际还口授遗疏:“臣督师南下,迄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遗恨平生,不能瞑目!”
爱国是本分,报国是职责。无数英雄豪杰把忠诚镌刻在心里,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用智勇才艺在历史的长河里卷起朵朵浪花。
是鲜花,就要散发芳香;有才华,就要报效祖国。许多革命前辈急国家之难,用自己的才华践行了“一寸丹心唯报国”的铮铮誓言。抗日战争时期,清华才子熊大缜,为抗日报国,毅然放弃和未婚妻同去德国留学深造的机会,留在国内潜心研制烈性炸药,用所学报效国家,最终成为“地雷战之父”;被美国媒体誉为“火箭领域最有天分的科学家”钱学森,坚信“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甘愿放弃世界一流的科研条件和优渥的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为新中国航天事业和国防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突破外国封锁,为国之重器奉献毕生心血,硬生生地让核潜艇“无”中生“有”……无数爱国英才倾一世才情酬报国之志、固万里山河,得以泽被后世、青史流芳。
“夫患害奇邪不一,何可胜为设防量备哉?防备之善者,则唯量贤智大材。”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远是祖国的钢铁长城,是人民的忠诚卫士,更应守好自己的战位,挑大梁、当主角。然而,个别同志做得不尽人意。有的将爱国爱党、履职尽责喊在嘴上、写在纸上,但在工作上却推诿扯皮、挑三拣四;有的则是说一下做一下、推一下动一下,不能将领导的要求、战友的提醒、平日的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还有的不肯在聚焦主责主业上下功夫,在受虚言、听浮术、采华名、兴伪事上来劲头……这些显现在表面上的症状,本质上源于理想信念的成色不纯、实干担当的底气不足。
“报国之道有四:一曰贡贤,二曰献猷,三曰立功,四曰兴利。”不论荐举贤才、出谋划策,还是建功立业、为民兴利,只要尽心竭力,都是对赤子情、报国意的最佳诠释。战略科学家黄大年在入党志愿书中写道:“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革命军人不论官居何位、身处何地,都要心怀“国之大者”,永葆强军之志,高扬爱国的旗帜,高擎报国的火炬,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唯有如此,才能聚才聚智、聚心聚力,让智慧的光芒在军营中闪烁,让奋进的动力在制胜中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