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辰的两篇军旅题材小说《沐阳山上的女兵》《小村之恋》,别出心裁、独辟蹊径,无论主题还是内容都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军旅小说。他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两个发生在基层部队中的故事,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军队和军人的窗户。
《沐阳山上的女兵》(中国言实出版社)是一篇描写战争的长篇小说。白发苍苍的老人徐芷华带着孙女林云来到昔日战友们的墓碑前,开始了她对战争往事的追忆。那一年,7个正值花季的通信女兵来到沐阳山前线,在排长林平的带领下执行维护通信线路的任务。在战火的洗礼下,这些女兵由稚嫩变成熟,由之前的陌生变得亲密无间。随着战事的推进,林排长在一次执行战斗任务时不幸牺牲。作者将7个女兵成长的故事为读者娓娓道来:在决战中,这些女兵为了保护线路不受敌军炮弹的损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住了线路,最终只有徐芷华活了下来。战争结束后,徐芷华履行诺言,收养了林平的儿子,将林平的儿子林铭山抚养成人。
这篇小说既有对整场战役的宏观展示,又有对具体战斗场面的微观描写,并细腻地刻画了战场形势的瞬息万变与战斗场面的悲壮惨烈。海辰笔下的战争场面包含着巨大的信息量和细节量,其中涉及战略战术、军事指挥、通信情报等一系列军事专业的知识,远远超出了一般作家靠查阅史料和主观想象所能达到的程度。长期的基层部队生活使海辰在面对战争场面描写时能够穿越时空的阻隔,逼真地再现战争的环境和战斗进程。
从这篇小说中可以看出,海辰从参加战斗的8个人物入手,从战争中描写他们个体的情感和生活,思索战争的历史意义。人在面临生死抉择时内心的矛盾与困惑是最能体现战争文学魅力的, 也是最能令作家展开艺术想象的。海辰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特质。他笔下的1个男军官和7个女兵不再只是战争中8个抽象的人,而是有血有肉、立体丰满、为国捐躯的英雄,让读者阅之久久不能忘怀。
海辰将叙事重心牢牢锁定在战争背景下人的生活或者说生活中的人身上。日常经验围绕着人物铺展开来,小到言谈、穿着、举止、饮食,大到心理、性格、精神、命运,人物不仅仅是在战斗,更是在生活。即使战争袭来,改变的是人物命运的走向,不变的是生活本身恒常的逻辑。海辰对战争背景下日常经验的重视和对鲜活历史信息的发现,之于历史、之于文学、之于生命,都具有独特的意义。海辰在探寻历史真相、把握历史发展大趋势的同时,也在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他所看重的,不是介绍历史知识或揭秘什么历史真相,而是去发掘在极端的战争条件下所形成的信仰与精神力量,以及这种精神力量对于当代人的意义。
书中还有另一篇小说《小村之恋》,描述了一个20世纪80年代乡村间的爱情故事:立志考大学的乡村姑娘李小翎,在家人安排的相亲中与高中同学黄兵再次重逢,此时的黄兵正在东北某部当兵。在一次次接触中,两个青年男女逐渐了解对方,并走进彼此的内心,由此演绎了一段纯真的爱情故事。很难想象,一个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年轻人,为何会如此执着于书写他本不熟悉的那个年代所发生的事情。这个故事宛如一股清流,将读者带回了40年前北方辽阔的森林、潺潺的小河、绵延的田野和静谧的乡村中,看到了一个纯洁美好的世界。他笔下的军营生活,更多的是将军人作为普通人来进行最大程度的还原,让军人回归本真,作为一个社会个体的形象出现。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对于读者来说是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 作为写作风格具体体现的手段和技巧,既是作家感知与表现世界的方式,同时也是作品得以完成的艺术体现。但写作形式无论多么完美、精巧, 也只不过是文学作品的躯壳, 其根本还在于作品所承载的内涵。对于一部文学作品, 无论写作形式多么精巧、圆熟, 如果没有足够的思想内涵, 这部作品也就无法产生震撼人心的美学力量。在海辰的作品中,我们欣喜地发现,他更注重以平实的语言散发思想的魅力,这一点宛如四月的阵阵春风,徐徐而来,难能可贵!
(作者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