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前不久,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经过筛选、初评、终评等环节,第三届(2021)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公布,集中展现了各地在革命文物保护管理运用的工作实践、机制创新和改革成果。
本期国防视野选取其中6个在革命文物保护修缮、陈列展示、国防教育等方面勇于创新的经典案例进行介绍,带读者体验革命文物沉浸式打卡之旅,也以期对革命文物保护工作有所启迪。
历史的风云,定格为山河间泣血如歌的凝重历史;
记忆的长河,浓缩为岁月里穿透魂魄的永恒记忆。
“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今天,祖国广袤大地的无尽春光、盈盈新绿,当然也是“丽乎”于这些灿然星光的数字——3.6万余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上百万件(套)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1600余家革命博物馆、纪念馆……
回溯已经走进时间深处的历史,承受苦难、历经困踬似乎是我们民族的一种宿命。然而,山河影转、岁月悠悠,当这片土地上挺身站立起一群以血染红旗帜、以命抗争压迫的人,历史就成为一部跨越时空的英雄史诗,山河就镌刻下一个国家激情的篇章。
器物有铭,以识事者。时间与生命是一种无声的约定,且看一片江山、万千文物,无不铭刻着革命历史的庄重注疏、彰显出红色资源的枢轴之范。
“云尽水穷,唯一坚粹”。文物是人类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
20世纪中国史学有4大文献或材料发现——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文书、明清大内档案。这些发现都是文化的发现,通过文化使人们成为历史“不在场的目击者”。
光荣绽放、望如朝曙的革命文物,同样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它们蕴含着深沉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直击心灵的历史文化认同。作为“历史现场”,标识着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刻度,记载下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的不屈脚印。
“我用我的血,鲜红地活着;我用我的躯,支撑起飘扬的旗帜。”在东北抗联博物馆里泪目诵读先烈劲气直节的诗句,我想起金一南在《苦难辉煌》中所写:“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诚然,不是每一个播种者都能参加收获。但是,英雄们用鲜血浇灌出的种子一定会发芽、壮行的足迹一定会与山河同在。而这些红色的记忆,无不沉淀、聚汇到这一原点上——革命文物。
瞻仰圣地延安,革命旧址犹如铺展的长卷,多达445处,不是风景胜似风景;
踏访哈尔滨,以“抗联”英烈命名的街道、公园、学校、广场就多达数十个,街衢巷陌间处处都标记下红色符号;
探寻巴中川陕革命老区,千仞大山间气势恢宏的“红军石刻”,虽历经反动派破坏和自然损坏,但依然留下4000多处,堪称“石头上的史诗”……
革命文物,既是历史与初心的证明,又是现实与未来的路标。
历史学有双重含义:一是“指过去发生过的事”,二是“我们对过去事件的理解和叙述”。毋庸置疑,我们对文物的态度,就是对历史憬悟的深度。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先进的文化在时间流逝中如同江河之涌,始终保持着“万折必东”的意志,传承着吞古纳今的精神与血脉。历经沧桑的革命文物是帮我们认识一代代革命者的重要物质依托。
地理学上有个词叫“零坐标”——即一条路的起点。历史不能假设,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我们却可以通过红色文物,清晰地寻找到我们这支队伍风雨如磐的出发原点,真切地感受到刀锋扑面、白刃喋血的历史风云。我们说革命文物是红色资源,就是因为它能够带着我们从“零坐标”出发,辨寻来时路、不忘初心,从而倾听到历史发出的深刻叩问,设定和确立前行的方位。
“莫向斜阳嗟往事,人生不朽是文章。”文物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是我们必须对历史做出的最庄重的承诺,亦是时代给我们命题的、需要作答好的一篇大文章。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鲜活,还岁月以温度,还沧桑以色彩。
的确,山河巨变岁月间万千文物已成为历史的标记。
然而,波澜壮阔中国梦里红色记忆灿若永恒的星空。
两代“90后”的“对话”
打卡项目: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社会+”革命文物办展实践项目
案例简介:
项目探索推出“社会+文物征集”“社会+合作策展”“社会+宣教传播”的“社会+”革命文物办展模式,让观众实现从“参观者”到“策展者、体验者、宣讲者”的转变。
打卡人:
江西省进贤县人武部文职人员 姜睿寰
我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找到了与百年前那一代“90后”的精神连接。
走进纪念馆,墙上一张张年轻的面庞吸引了我的注意。他们大多是19世纪的“90后”,在那个黑暗笼罩的年代,他们向着光明奋力前行,很多人倒在夜幕中。
在“百年回望 红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中,有一份党证格外引人注目,它的主人是朱德。党证内写有朱德的入党年月—“1922年11月”。1933年,时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的朱德在苏区登记领取了这本党证。这本党证伴随他走过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迎来革命的最终胜利。
在英雄城长大,身边常见“八一”元素。我家不远处,就是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他在这里领导指挥了南昌八一起义。正是从小对人民军队充满向往,我如今成为军队文职人员。在人民军队诞生的地方开启我的新生涯,何等荣光!
展厅深处,正循环播放着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批青年火线入党的视频,我的思绪被拉回到两年前。那时,我在社区当志愿者,与我一起值守的退役军人徐定明事事冲在最前面,他告诉我:“一朝戎装,一生荣光!军人就应该这样!”
走出纪念馆,我思绪万千。同样的初心,将两代“90后”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要像他们一样,用青春之我,建青春之中国。
(本报特约记者 郭冬明采访整理)
让老航校焕发新光芒
打卡项目:
人民空军东北老航校旧址保护展示工程
案例简介:
该旧址保护工作包括修缮老航校塔台、跑道、机堡,安装文物保护围栏,复原三合土跑道,利用老机库建成展厅等。旧址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增强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社会效果。
打卡人:
东北老航校飞行一期甲班学员张建华之子 张志勇
“走来,走来,我们从东北老航校走来……”广播里熟悉的歌声响起,走在通往东北老航校跑道的小路上,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些年,我多次踏上这片土地,瞻仰父辈们奋斗过的地方。记得多年前,我第一次慕名来到这个“人民空军起飞地”时,旧址还未修缮完毕。
山河无言,见证不朽。炮火纷飞的年代,老前辈们胸怀“千难万险何所惧,愿为航空献青春”的革命豪情,创造了以酒精代替航油作飞机燃料、学员直飞高级教练机等一个个奇迹,书写了人民空军史上的一段传奇。我一直坚信,这片土地一定会焕发出它的光芒。
后来,人民空军东北老航校旧址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春,人民空军东北老航校旧址保护展示工程正式启动。听到消息后,我非常振奋。
如今,现存的跑道东侧,停着当年用于飞行训练的“九九”高级教练机、P-51改装教练机等模型,总结老航校精神的16个大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勇于献身、开拓新路”挺立跑道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老航校旧址上还新建了启航广场、展陈中心。这里的跑道、塔台,成为“网红打卡地”。
这些年来,我们都是见证者,父辈们不畏牺牲、勇于奉献的赤诚,早已融入山河。
我们不会忘记,山河永远铭记。
(廖 劼采访整理)
在“云”端触摸红色记忆
打卡项目:
陕西革命旧址云传播项目
案例简介:
项目遴选陕西省100个革命旧址,运用5G、VR、视频云等技术手段,对革命旧址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并建立云上展线下体验中心,增强游客的沉浸感、代入感、体验感。
打卡人:
西安传媒行业工作人员 金柏澍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我是一名90后党员,一直想去革命圣地延安,看看革命先辈战斗的足迹。因工作原因,一直未能成行。最近去陕西省政府政务大厅办事,有机会戴上VR眼镜,“云”游革命旧址,了解那一段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
在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讲解员解说的一个个红色故事让我好几次感动落泪。
看到在一个个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的是简易的木椅、木桌,我深受震撼。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毛主席写出了《论持久战》等大量具有远见卓识的著作,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让中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我深深领略到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采。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延安红色旅行不可错过的一站。步枪、挎包、绑带……戴着VR眼镜看一件件革命文物,我的思绪也被拉回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仿佛看到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场景。看到馆内军民大生产的雕塑,我感受到那份水乳交融的深厚情谊,心中涌起无限感怀。
延安精神是什么?为什么今天还要传承延安精神?我在“云”游中找到了答案。
我们这代人不曾生活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但我们过着革命先烈用鲜血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赓续革命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李 斌采访整理)
来一次“数字化长征”体验
打卡项目: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互联网+长征”数字化展示与传播项目
案例简介:
项目通过开发“长征文物地图”小程序、“强渡天险”APP等方式,将5G、AR、大数据等技术融入长征文物保护和展示工作。项目已被列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工程。
打卡人:
四川省成都玉林中学2021级6班学生 何金华
“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
“长征文物地图”小程序上显示,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在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彝族乡安顺村。伴着《十送红军》的音乐,我和家人来到纪念馆。
纪念馆前广场上,一座纪念碑巍然挺立。碑体雕刻着巨大的红军战士头像。碑前摆放着人们敬献的花篮,寄托着后人对红军将士的哀思。
“这是大渡河上特有的翘首木船,两头翘起,非常适合在湍急河面行驶。”纪念馆展厅的“红军船”前,我听讲解员介绍背后的故事,这些“红军船”见证了红军和人民群众的深厚鱼水情。
纪念馆中,还有一处声光电布景,再现当年红军“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的惊险场面——一声嘹亮的冲锋号吹响,红军将士一齐向河对岸的敌人进行压制射击,在当地船工的帮助下,载有17名勇士的小船向河心斜漂过去……看着这一幕,我的心也揪了起来。
在纪念馆“神炮手赵章成”体验点,我打开“强渡天险”APP,扫描眼前的红军强渡大渡河遗址,看到虚拟的红军战士强渡大渡河的三维动态影像,让我仿佛置身赵章成炮轰碉堡的现场。
红军将士为什么这样舍生忘死?站在大渡河畔,看到水深流急的滔滔江水,看到两岸险峻的群山,不知不觉中,我的眼角溢出泪水。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他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因为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本报特约记者 孙绍建采访整理)
又见百万雄师过大江
打卡项目:
南京市博物总馆渡江胜利纪念馆基本陈列改造提升项目
案例简介:
该项目展示246幅历史图片、317件珍贵文物,通过多媒体互动的独特创意和艺术呈现,生动展现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感人史实。
打卡人:
渡江战役老兵 戴寿春
前不久,我来到渡江胜利纪念馆参观“天翻地覆慨而慷——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展”,回忆当年浴血奋战的战斗生涯,缅怀那些为革命牺牲的战友。
走进展厅,迎面就看到“胜利渡长江”的巨型浮雕,气势雄伟、栩栩如生,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73年前长江上硝烟弥漫、两岸炮声隆隆的场景。
来到二层观景平台,看到通过多媒体手段还原的“百万雄师过大江”场景,我想起战友们不顾艰难险阻,乘着小船乘风破浪、扬帆疾进的英勇无畏;看到那些支援解放军的船只、小推车等运输工具,我想起成千上万沿江的百姓摇起船桨,出工、出力、出船,冒着生命危险送我们渡过长江。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
展厅外,国家一级文物“京电号”小火轮矗立于广场上。注视着斑驳的船身,我的眼眶不禁有些湿润。当年,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这艘蒸汽机动船载着我们渡过长江,立下赫赫战功。几十年风雨沧桑,修复后的它依然气势雄伟,向参观者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参观过程中,看到有在家长的陪同下认真听讲解的学生,还有个孩子给雕塑敬礼,我不禁感慨万千。在战争结束几十年后的今天,需要更多将文物展品与情景设计相结合的展陈,生动展示文物背后的厚重历史,让更多人了解革命历史,汲取前行力量。
(张晋华采访整理)
在“嘀嗒”声中感悟忠诚
打卡项目:
香山革命纪念馆毛泽东香山时期发布电报手稿展示项目
案例简介:
专题展览以毛泽东香山时期发布的202封珍贵电报手稿为主要内容,辅以珍贵历史图片、文物、文献等,再现中共中央在香山“为新中国奠基”的伟大历程。
打卡人:
空军指挥学院学员 尹兴达
前不久,我循着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点开香山革命纪念馆数字展厅,线上参观了“红色电波中的领袖风范——毛泽东同志香山时期发布电报手稿专题展览”。
在展览序厅的“双清别墅毛泽东同志办公室”,主要陈设仅有一张书桌、一把椅子、一盏台灯、一部老式电话,就是在这样的办公环境下,毛主席运筹帷幄,精心起草每一封电报,将解放全中国的号令传到全党全军。
通过VR展示,我置身于红色的时光走廊,看着锈迹斑驳的电报机,看着毛主席遒劲的字迹,研读着一份份“电文导读”,“嘀嗒嘀嗒”的电报声仿佛在我耳边响起……
急促的电报声从这里传出,指挥千军万马,变成了冲锋号。三军用命,所向披靡。展览展出的一系列珍贵文物史料,记录着党中央和毛主席通过红色电波指挥人民军队取得的一次次胜利。
“金星闪耀在军旗上,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一支军队的脊梁不是武器而是军魂。人民军队的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对这个重大原则问题,我们必须头脑特别清醒、态度特别鲜明、行动特别坚决,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听党话、跟党走,为强军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本报记者 张毓津采访整理)
版式设计:扈 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