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新疆军区某团研究制订第二季度机关干部蹲点帮建方案。让人没想到的是,征求意见稿刚下发,负责筹划此项工作的组织纪检股就挤满了人。
作训股李参谋面露难色,表示自己不愿去先进连队,看能不能申请换个连队;政治工作处张干事也提出,想调整到建设水平相对靠后的连队蹲点,这样更能提升自己……
机关干部的你一言我一语让股长韩涛一头雾水:李参谋经验丰富,到先进连队蹲点帮建可谓强强联合;计划让张干事蹲点的单位,是他工作过的老连队,去年底还被评为先进……这个蹲点帮建方案虽说不是十全十美,但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大家怎么还挑三拣四呢?
这一现象引起了团领导的注意。随后,团党委一班人通过与机关干部谈心,发现了个中原委。有的机关干部认为,到建设水平相对靠后的连队蹲点帮建,不仅容易出成绩,而且即便工作出现失误,领导也不会怪罪到蹲点干部身上;而到先进连队蹲点帮建,很难有所作为,一旦工作出了差错,砸了“先进”的牌子,还会影响自己成长进步。还有个别人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想到中游连队蹲点,因为这类连队相对任务少、压力小,可以借机休息调整,放松一下平时紧张的神经。
“蹲点帮建基层,竟然还有这么多‘小九九’。”团党委一班人经过反思后决定,引导机关干部端正为基层服务的思想,确实把功夫下在解决基层矛盾困难上、把心思放在帮助基层建设发展上。
直面问题抓整改,明确责任压担子。他们根据基层单位实际,推出“一连一策”帮带方案,为蹲点干部制订帮建连队阶段性目标,并定期组织检查评估,充分听取基层意见建议,将帮建基层质效与蹲点人员立功受奖、评优评先、提拔使用等挂钩,倒逼蹲点干部增强责任感、事业心,认真履职尽责。
不仅如此,该团还将选派蹲点干部方式由“机关指定”改为“基层点将”,即基层连队按照自身存在的短板弱项,指名道姓邀请在该方面有专长的机关干部前来蹲点帮建,党委统筹作出安排。这样既有效防止个别机关部门把蹲点帮建当作出公差,随便派人应付了事,又避免了部分机关干部受专业、水平限制,对指导帮建基层“说不上话、插不上手”的尴尬,将对口帮建、精准帮建、科学帮建落到实处。
措施一出,成效立显。按照既定方案下到各连蹲点的机关干部,摒弃了个人的功利心,想的都是单位建设的“大盘子”。在最近的一次蹲点干部交流会上,他们梳理出10多个制约基层发展的矛盾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思路和办法,供团党委研究决定。
新闻延伸
“办实事解难题的蹲点干部,我们欢迎”
■许相鹏 冯军强
“问题发生在身边,能帮助协调解决的人也在身边,为什么还被反复通报?是机关不作为还是蹲点干部不上心?”4月上旬,在蹲点汇报会上,武警河南总队周口支队组织纪检股干事王文志将矛头直指机关,在支队引起了强烈反响。
事情要从3月开展的蹲点帮建说起。当时,在郸城中队蹲点的王文志按照计划要求对中队营产营具进行检查,发现刺杀训练枪损坏较多后,他本打算将这一情况填写在蹲点档案上,却见2月份的蹲点档案中已经记录了这一问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不整改不销号,你们天天都在忙些啥?”王文志当即将中队主官叫到现场,询问问题久拖不决的原因。
面对批评,中队长梁哲忍不住倒起苦水:“被指出这一问题后,我们立即向机关进行了反映,但机关一直没有给出解决方案,几次询问,对方都只是回复‘还在走流程’。中队训练经费有限,加上疫情影响,单凭一己之力实在难以解决。”听了梁哲的话,王文志当即与机关相关科室联系,很快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虽然此事画上了句号,但王文志依旧紧追不放。他翻看中队近两年的蹲点档案发现,“网络室个别电脑损坏”“部分理论学习书籍未分发到班”“大项工程建设推进缓慢”等问题长期存在,却迟迟得不到解决,反映出个别机关业务部门指导帮建基层不力、蹲点干部工作失职。
于是,王文志在汇报中指出了部分蹲点干部只注重发现问题、不帮助解决问题,只关注问题表面、不深挖问题根源等作风漂浮现象。他的发言引起了支队党委的重视,支队政委韩伟锋的点评更是引起大家的沉思:“把发现问题当成绩,把解决问题当分外事,这样的蹲点帮建怎么能让基层官兵欢迎?”
随后,该支队立行立改,明确要求蹲点干部蹲点结束时,着重围绕在基层开展的工作、帮助基层解决的问题写出专题报告,并将报告在强军网上公示,由机关和基层共同评价,对官兵认可度不高的个人进行通报约谈;建立拉单销账制度,跟踪问效压实蹲点干部责任,对蹲点期间同一单位反复出现的问题,追究蹲点干部的连带责任,强化蹲点干部的责任担当。
“周口中队军营书吧藏书较少,已协调市图书馆在中队建立流动图书站,定期为中队补充书籍”“商水中队监控摄像头有损坏,已向信通股反映,今天安排人员维修”“太康中队受疫情影响,副食品配送有困难,已对接后勤保障股定期为中队配送”……如今,该支队蹲点干部不再一味通报问题,而是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靠上去帮助基层研究解决。“办实事、解难题的蹲点干部,我们欢迎!”目睹蹲点干部改变作风带来的显著工作成效,基层官兵纷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