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总体平稳  韧性依旧

——海外人士积极评价中国经济“一季报”


日前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迎难而上、开局总体平稳。海外观察人士认为,在全球复苏前景面临一系列新挑战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反映出基本面韧性和政策应对成效,中国经济在新的下行压力下仍有能力实现长期健康增长。

全球波动风险叠加

中国经济之稳难能可贵

中国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4.8%。这一增速高于海外媒体和经济学家普遍预期,不少细分领域数据也显现在多重风险扰动下的中国经济之“稳”。

全球通胀压力下,中国物价继续保持相对平稳。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同期上涨1.1%。

《华尔街日报》报道,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及疫情影响,中国3月物价水平有所上升,但总体通胀情况远温和于美国、欧盟等主要发达经济体。

外贸进出口开局平稳。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0.7%,为连续七个季度保持同比正增长。

加拿大国际贸易促进会会长郑小玲认为,中国一季度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5.6%,说明这里始终是吸引外商投资的热土。

瑞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王一表示,中国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明显高于市场预期的表现,进而使得一季度经济增长也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王一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持相对乐观态度,认为中国有充足政策空间稳增长。

联合国贸发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认为,今年地区冲突、疫情、通胀、供给扰动等风险叠加,干扰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甚至可能引发一些国家经济衰退,中国经济实现这一增速殊为不易。

菲律宾工商总会名誉会长蔡聪妙说,尽管全球面临疫情和地缘政治等挑战,中国经济长期仍保持强劲韧性和增长势头,中国有能力、有智慧克服发展中的困难。

世界失衡挑战加剧

中国政策发力兼顾长远

经济稳,在于基本面韧性依旧,也在于宏观政策应对有效。国际观察人士注意到,一些发达经济体最近从货币政策“大放水”转向“猛收水”,其政策应对大幅调整不仅加剧自身经济乱象,而且带来债务上升、发展失衡等全球风险。相比之下,中国宏观政策应对兼顾当前与长远,为自身乃至世界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哈伊里·图尔克表示,当美国滥发货币推高通胀时,中国保持汇率稳定以保护中小企业。他认为,长期结构性增长优先于短期利益是中国经济治理的重要特点。中国正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其日益增长的国内消费在国家长期经济增长规划中占据主要位置。

梁国勇表示,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整体保持稳健,既避免货币政策“大水漫灌”,也避免财政政策过度投资,保留充分政策工具以应对未来挑战。

本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释放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傅强认为,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对于中国经济未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以市场为主体的资源有效配置。

埃及埃中商会秘书长赫尔米认为,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中国通过各项措施有力推动经济发展,反映了中国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良好战略规划。

全球发展担忧增加

中国健康增长前景可期

今年以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分别下调多数经济体、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增速预期。在突发因素超出预期、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健康增长?不少跨国企业和专家给出肯定答案。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对中国市场的中长期前景非常乐观,为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的承诺及促进绿色发展和创新的努力倍感鼓舞。宝马公司将继续在中国投资,扩大在华布局,今年将在沈阳和张家港启动两座全新工厂。

过去3年,新西兰支柱产业乳业对华出口量连年增长。该国乳业巨头恒天然表示,2021年中国市场需求推动集团利润大幅增长,公司坚定看好中国市场需求。下一步,公司希望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新中自贸协定升级的“东风”,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表示,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仍具备增长潜力和竞争力。在宏观政策发力后,今年中国经济仍会有较好表现。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