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开了间“照相馆”
■王雪峰 张居俊 张智浩
“微收下颌,好,请看镜头,3、2、1!”
周末上午,第78集团军某旅宣传科报道员韩华琦取出相机。调试灯光、按下快门,不到15分钟,他便为4名官兵拍好了免冠证件照。
拿到打印好的照片,军士赵治龙高兴地说:“自从宣传科开了间‘照相馆’,我们再也不用为拍证件照苦恼了!”
以往,官兵拍摄证件照,通常需要请假外出前往地方照相馆,不但不方便,还存在泄密隐患。
一次,军士王昊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急用电子版蓝底免冠照片,来到机关寻求帮助。得知王昊的来意,宣传科很快为他拍好照片。
“现在各连都配发了单反相机,拍照的事,在连队就能解决呀!”见有战士来科里拍照,干事曾阿德忍不住问道。
“相机是有了,可我们连参加过摄影培训的骨干不在,找别的战友拍了好多张,都不符合要求。”王昊说,“在连队一时半会儿也没找到蓝布,只好请机关救救急。”
交流中,其他来宣传科办事的官兵对王昊的经历深有同感。大家反映,无论是办理各类证件还是上交各种统计表格,经常要用到个人证件照,而且往往对像素大小、背景颜色等有不同要求。但基层拍摄条件有限,有时拍出的照片不符合要求,或者因光线、角度等原因成像效果不佳,不得不请假外出补拍。
官兵有呼声,党委有回应。了解到官兵证件照拍摄的需求,旅党委一班人在广泛征求意见后,决定腾出一间机关办公室设立“照相馆”,并购置补光灯、彩扩机等设备为官兵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优质的服务,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拍出符合标准的照片。
证件照难题解决了,旅党委举一反三,围绕服务基层主动反思和查找问题,引导机关部门始终把事关官兵切身利益的小事放在心上,办到实处。
机关真情服务,基层真心点赞。去年以来,一件件官兵眼中的“小事”被该旅党委机关当成“大事”逐项推进,让基层官兵有了更多获得感。
前不久,军士李大福休假归队,看到身边发生的变化后直呼“没想到”:没想到垃圾压缩车开到了连队门口,再也不用推着垃圾桶去集中存放点;没想到每个连队都加装了直饮机;没想到信号增强器直接装进连排,网络卡顿问题彻底解决……
包子好吃,不在褶上
■唐崇丁
在部队,包子一般比饺子吃得多。为啥?因为吃顿饺子够炊事班忙活一整天,吃包子能省不少劲儿,而且包子的“包容性”非常强,南北通吃、甜咸皆可、荤素相宜。包子受欢迎,更得做好喽!大家都知道,包子好吃不在褶,全在馅上。如何拌好包子“馅”、让大家吃得香?请看基层官兵3个关于包子的小故事。
“走心馅”
有一次,连队组织包包子。我刚刚因为训练开小差被班长批评,结果把气全撒在了包子上。
排长看着被我弄得皱巴巴的包子,对我说:“包子的褶皱巴巴不怎么好看,里面的馅却香得很。就好像你的班长,虽然表面看起来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实际上是刀子嘴豆腐心,都是为你好。”
我嘴上不承认,心里却认同了。虽说班长严厉,但都是为了我好,而且我的生日班长记得,我生病时班长跑前跑后……这一想,我就不生气了,主动找到班长,向他道歉。
(上等兵 杨小平)
“豆沙馅”
包子吃了不少,可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豆沙馅的包子。
那还是集训的时候,凌晨4点钟,我们就开始训练。到了早餐时间,班长扬起手里白花花的包子说:“这是你们的早餐,不过没多少个,先到先得!”
我们有50多个人,怎么够吃?当时,大家使劲往前跑。好在我腿脚利索,第一个跑到终点。接过包子一吃,豆沙馅的。尽管不是我爱吃的肉馅包子,我依然觉得香,这可是荣誉呀。
后来我很快就知道,跑在后边的人,也没饿肚子,都有包子吃。
(下士 霍如明)
“纯肉馅”
我从小就爱吃肉,来到部队后,大肉包子正合我的胃口。
好吃是好吃,但连皮带馅,总觉得吃得不过瘾。我常向炊事班多问一句,如果还有剩下的包子馅,我来解决。
一来二去,班长知道了我的喜好。一天吃饭时,班长直接把包子里的馅儿拨进我碗里。见我不解,班长说:“你喜欢吃馅,我喜欢吃皮,咱俩正好搭配,一点也不浪费。”
我知道,班长哪是怕浪费,分明是怕我不够吃。
(上等兵 陈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