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4月2日爆发、历时74天的马岛之战,是二战后发生在南美地区规模最大的战争,更是一次典型的现代化海岛争夺战例。高举“恢复主权”大旗且占有“主场”地利和参战兵力优势的阿根廷,虽然曾取得击沉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等战果,但最终作战失利,马岛也得而复失。整整40年过去了,关于参战双方的得失已多有论述,但许多教益仍穿越时空引人思考。
“伐交”有失
——阿根廷错判形势遭美背叛
比起明显低估对手——英国撒切尔政府的战争决心和外交手腕,阿根廷更致命的失误,在于其严重错判国际形势,“伐交”布势失败。
未认清美国外交冷酷的“实用主义”本质。阿根廷军政府总统加尔铁里认为,自己的亲美立场,足以确保美国及北约坚持中立、不倒向英国;以“清除殖民残余”的名义收回马岛,也能迎合凭借“反殖民主义”击垮英帝国的美国。然而,“反殖民主义”只是美国对外战略的口号和手段,而非原则和目的。随着主要英属殖民地独立和英镑体系瓦解,英国已蜕变为美国的“配角”而非竞争对手。而面对此时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在美国眼中,阿根廷作为“地区合作伙伴”的利用价值,远不如可充当“全球合作伙伴”的英国。与此同时,英国则通过渲染阿根廷军政府“独裁”展开舆论战,并以“反对用武力解决国际争端”的口号进行法律战,争取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支持。
外交缺乏弹性、未形成“统一战线”。作为英国当时最主要威胁的苏联及华约集团国家,未给予坚决亲美反共的阿根廷任何援助。忽视与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不结盟国家加强关系,导致除秘鲁和厄瓜多尔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阿根廷的支持仅停留在口头,而未提供实质性的资金和军事援助。由于争当“南美领导者”情结强烈,阿根廷与另外两个南美洲强国巴西和智利关系不睦。军方长期强烈亲英的智利,更是直接对英军情报力量开放基地和监听站,甚至在边境地区制造紧张气氛,牵制了阿根廷大量空军和重装陆军。
“伐兵”乏力
——阿军可惜未能“半渡而击”
阿根廷军政当局在具体军事指挥中的一些做法,一直为后世批评。如在备战阶段,阿军忽视建设空中优势和争夺制海权,没有跳到外线作战,使英军建立起海上供应线并对马岛实施海上封锁。但这些失误的背后,更多的是阿军的有心无力。
无法组织和实施战机“无预警、突发性大规模转场部署”。战机离开基地开赴远方,不仅需要有优良跑道和停机坪的机场,还要运输和库存足够的燃油、弹药和备件,维修、指挥和通信也要跟上,保卫机场安全的预警和防空体系更不可或缺。当时,阿空军虽一直接受美国的训练和装备,但配套保障的标准和水平,无论是抢建、抢运和抢修,还是大型预警雷达和指挥系统,抑或防空导弹和高炮,都远不能与美军相比,也达不到英军的水平。弹药和燃油露天堆放,飞机、指挥与预警设施无防护掩蔽,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基本就是白送给对方的战果。
难以提供持续有效的海上侦察能力。阿军战斗机作战半径和对海搜索能力均不足,无力为几无防护力的美制S-2舰载反潜机和更老旧的P-2V海上巡逻机提供空中掩护。因此,阿军战机即便大批部署到马岛,也只能被动等待英军舰队暴露行踪,而不能实质性地建立海空控制圈。同样,阿海军虽有2艘常规动力潜艇可用于埋伏偷袭和抵近侦察固定目标,但囿于航速慢、潜航时间短,无力跟踪监视高速机动且有强大反潜护航力量的英国舰队。这种情况下,阿海军舰队如果贸然大举出击的话,不仅难以取胜,甚至无法“全身而退”。
“守城”无成
——阿军被动守岛缘于实力不足
阿军消极防守马岛,在反封锁阶段放弃反潜和保护海上交通线,在反登陆阶段坐视英军上岛以致被动挨打同样为人诟病,但这很大程度上也是实力有限导致的无奈。
战略空运能力不足。想长久坚守孤悬海外的岛屿,必须能突破封锁、持续“输血”。阿空军虽可利用英军战机数量不足的弱点开辟“空中走廊”,可惜仅有7架C-130运输机,无法满足马岛守军之需,即便征用波音707、福克F-27等民用飞机,也受制于载重量小、对跑道要求高的痼疾。这些都成为制约阿军解决补给问题的瓶颈。
海运“破围”困难重重。英国海军反潜和反制反潜的手段和经验都很丰富,其潜艇质量当时在北约内部可与美国海军比肩。马岛战争中,面对英军5艘核潜艇严密的水下封锁,阿军只能望洋兴叹,根本建立不了安全稳定的海上交通线。阿军的反潜机不仅数量有限,还都是老式飞机,航程和留空时间远远不足。阿海军具有反潜能力的水面舰艇,最新锐的恰是2艘英制“缩水版”42型驱逐舰,英国对其知根知底。阿军的常规动力潜艇在对战核潜艇时,只会“追不上、打不着、跑不掉”。
联合抗登陆实操不易。空地有效协同、避免误伤己方,需要长时间演练。英军在圣卡洛斯港登陆马岛后,阿陆军没有与空军联手反击英军滩头阵地,也是平时缺乏联合训练的结果。这也启示世人,仗怎么打,兵就要怎么练。平时不保持忧患意识,不认真备战训练,战时就只能吞下失败的苦果。
上图:马岛战争中被击沉的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