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火箭军通报了2021年度精品好课评选结果。经过部队推荐、网上展评、专家评审等层层筛选,14堂接地气、有特色的精品好课榜上有名。
这些“上榜好课”究竟好在哪里?
手捧通报细看详读,找到授课视频反复观看,仔细咂摸其中“滋味”……拉直问号的过程,也是各级政治教员寻找自身能力差距的过程。
“既有思想的深度、理论的高度,也有思辨的力度、情感的温度。”把这些好课视频挨个看了一遍,某旅政委匡坤伦颇为感慨,“有的授课激情澎湃,有的授课娓娓道来,虽然讲述方法不同,但都透着清新与活力。”
“的确是讲到官兵心坎里了。”某导弹旅发射指挥长韩成对《“点赞”身边榜样》这堂课印象很深。当年刚到部队,韩成自告奋勇要啃“硬骨头”,营连领导及时鼓励,引导他成长为全旅最年轻的发射指挥长。韩成说:“用信任、欣赏、发展的眼光看待官兵,这种赏识教育更易被战友接受并从中受益。”
这次入选精品好课的,还有某旅教导员杨占原的一堂课——《寻找在346.6高地建立功勋的制胜密码》。他以热播的《能文能武李延年》为切入点,与官兵共同探讨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反复观看这堂课后,一些政治教员表示受益匪浅:授课既要有真理力量,也要有人格力量,既要能讲好“怎么看”,更要能讲出“怎么办”……
精品好课大家评, 基层官兵从中品出了相同的味道:大家爱听大课了,有时听得人热血沸腾,就觉得必须全力以赴、练好本领、建功军营!
“主题讨论课”掌声与心声共鸣——
既要畅所欲言,更需一语定调
这堂随机教育课,从观看电影《长津湖》开始。
火箭军某旅阵管连指导员赵海晨点击鼠标播放视频,把官兵一下子拉回那个天寒地冻的战场。殊死对决的残酷,“冰雕连”的悲壮,百里、千里、万里三兄弟的无畏……一一呈现在官兵眼前。
电影播放结束时,有些官兵脸上的泪痕清晰可见。赵海晨清了清嗓子说:“今天的授课主题是‘《长津湖》不止于感动’,采取课堂讨论形式,请大家积极发言。”
上等兵安祥首先站起来说:“‘冰雕连’的战士穿着单薄的军装,在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中坚守,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今天,我们穿着大衣在室外站岗,时间稍长就有人口出怨言,和先辈们相比很是惭愧。”
“乱石阵一战,我看得流泪了。”下士鲍用伦说,“在敌机扫射时,为不暴露目标,穿插七连被击中的战士始终一动不动,这种牺牲太伟大了!”
这时,上等兵祝德运站了起来:“现在,我们的武器装备发展很快。‘钢’多了,‘气’还那么重要吗?”
大家各抒己见,有问有答,讨论热烈。赵海晨见火候已到,开始因势利导:“‘气多’使前辈们在‘钢少’的恶劣作战环境中铸就伟大胜利,这充分说明,这种‘气’是克敌制胜的有力武器,是制胜之气,也是我军必须传承的宝贵底气。‘钢多’体现着战斗力提升,同时也意味着未来战场上对抗会更加激烈残酷。在这种情况下, ‘气多骨头硬’仍然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制胜力量!”
这堂课,赢得官兵好评,也得到该旅政委孙庆果“点赞”:“有情景展示、有课堂辩论、有‘画龙点睛’,好!”
这堂课背后,是火箭军打造“好讲稿、好课堂、好环境、好队伍”的种种努力。在提高授课质效的探索创新中,火箭军鲜明提出要掌声与心声共鸣。对此,火箭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一名领导作了解释——就是既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也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用适当时机的“画龙点睛”来确保观点的正确、鲜明。
走进火箭军座座军营,一些官兵叫好的授课,其课堂也越来越开放——
某基地组织 “镌刻在岩石上的忠诚”文化育人教育课,讲稿见事又见理;某旅在执行大项任务前进行动员,导弹发射架下官兵战斗口号震天响;某部开展军史馆沉浸式教育,官兵在重温历史、聆听讲解中不断深化思想认识、涵养胜战之气……
“兵说兵事”一路点赞不断——
越是接地气,越能聚人气
授课要取得质效,就要先聚人气,而聚人气则要先接地气。这是火箭军打造“好讲稿、好课堂、好环境、好队伍”的又一经验与收获。
这一经验与收获的实践来源颇多,“兵王讲兵事”活动就是其中一个。
前不久,火箭军组织15名高级军士兵分三路,围绕“在党旗下成长·我的奋斗故事”主题进行巡回宣讲,部队上下好评如潮。
“他们在用语言讲述,也在用行动引领。”很多官兵谈到,这些高级军士,有的曾亲手发射多枚导弹,有的几十年如一日地扎根深山,有的时时处处带头争先……每名高级军士的奋斗故事都是“厚重一书、精彩一课”。
同样是高级军士的某旅班长邓洋永,听完宣讲直呼“痛快”:“说的是兵言兵语,讲的是真人真事,不管是‘万事开头难,越难越要开好头’的经验,还是‘老兵不是靠熬出头,而要靠干出彩’的分享,都很接地气,可信可学!”
某基地新兵聆听宣讲后,积极参加恳谈交流活动。二次入伍的列兵王俊杰说:“这让再入军营的我更明白‘当个怎样的好兵’和‘怎样当个好兵’,相信‘明天的我’也会成为‘今天的他’。”
“兵说兵事”走心又走红。15名高级军士巡回宣讲活动的成功,让火箭军政治机关再次认识到授课接地气的重要性。各单位积极借鉴其“兵言兵语动兵心、真实平实出实效”的经验,为官兵打造更多有生气、聚人气的教育课。
今年年初,为帮助新兵早日实现向合格号手的转变,某团政治工作处主任何江海扎进兵堆里“摆龙门阵”。他从当初自个儿的“糗事”讲起,一直讲到自己如何迎来“高光时刻”,鼓励战友在训练场上争当好兵。列兵徐家伟说:“听何主任讲故事,既亲近又受用。”
前不久,某旅在聚焦“忠诚维护核心、矢志奋斗强军”深化主题教育中,专门安排“金牌号手”讲胜战、“强军标兵”谈担当,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来增强教育效果,激发官兵练兵备战的热情。
一桌“煤球饭”拨动官兵心弦——
授课身临其境,教育春风化雨
“这样的授课辅导,一下子让人回到战争年代,历史在脑海里变得立体起来!”前不久,某导弹旅在红色励志园里开展战斗精神教育授课,从地方大学入伍的上等兵何盛琪感触颇深。
何盛琪不知道,增强代入感正是该旅提升授课质效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为此,该旅着眼用好用活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等红色资源,专门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三园一馆”:红色励志园、战斗文化园、火箭军传统园、红土劲旅史馆。
如今的红色励志园里,一步一景、一景一史、一史一理。官兵漫步微缩景观中,“黄洋界炮声” “长征第一渡”……一个个历史瞬间立体展现在官兵眼前,让大家在听讲中顿生敬意。
“红色精神长廊”旁,政治教员面对一个个红色战斗故事浮雕、画像,仔细讲述这些画面背后的故事,引导大家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精神。该旅政治工作部宣传科科长温志晖介绍说,授课有了好环境烘托,信仰、信念就能更有效地扎根官兵内心。
记者在该旅发现,教育的好环境既有有形的场所,还有无形的场所,线上线下的衔接、课内课外的结合,成为他们实践创新的发力点。
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火箭军提出培塑“身教示范场”,把学风文风作风同抓,让身教言教心教并重,用政治教员“立身为旗”强化“立德树人”的效果。
他们着力打造“教育新磁场”,对课堂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等进行一体化设计,让官兵在耳濡目染中画好同心圆,形成向心力。
他们建立共教共育体系,开展“部队建功业、家乡扬美名”“军人亲属进军营、英模典型入校园”等活动,在多方“同唱一首歌”中不断挖掘潜力。
在多方努力下,“好环境”也在向官兵内心延伸。
操作号手宋志刚第一次参加实弹发射时,紧张得手脚不听使唤,指挥长准备“临阵换人”。旅领导没有着急做决定,而是拍着宋志刚的肩膀聊起了天:“听说你书法写得不错,这操作仪器不就如同提笔练字一样嘛,有平常练的底子,你肯定行!”闻听一席话,宋志刚信心大增,顺利完成发射任务。
一桌“煤球饭”的故事,近来被作为授课质效提升的例证反复提起。那年,驻守在深山沟里的某旅阵管连老兵即将退伍。离队前一天,几名新兵神秘兮兮地操办了一顿“大餐”,说要给退伍老兵留个念想。
到了饭点,揭开锅盖,热气散去,一锅用黑米和蜂蜜做成的“煤球饭”呈现在老兵眼前。
新战士们说,刚分到连里时,一看驻地“前后左右都是山、中间夹着一线天”的情形,就非常失落,什么都不想干了。老兵们当时没多说什么,只是一有空就忙着做煤球,一排排码好晾干。
后来,老兵们交了底:“这里煤球经常供不应求,你们还不会做,我们就多做些,以免我们走后,你们一时半会儿没煤球用。”其实,老兵们没有说出口的是:“新兵正在适应期,这个时候,身教胜过言传。”
面对桌子上的“煤球饭”,此时无声胜有声。新兵老兵相视一笑,心灵在此刻相通相融。
在火箭军机关,这个故事常被提起:“新兵的‘煤球饭’是对老兵付出的肯定与致敬,也是一种表态与传承,更像是在说‘言传身教,我们记在心里,会身体力行’。如果所有的授课质效都能如此,那教育创新就成功了。”
操作号手登上“教员标兵榜”——
人人争当播火者,处处可见好队伍
“周班长,你被表彰为‘火箭军优秀政治教员标兵’了!”闻此喜讯,某旅综合防护连六班班长、二级军士长周新义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火箭军部队成百上千名政治教员,仅有10人能登上“教员标兵榜”,自己竟然能获此殊荣?
官兵对此却不意外,对周新义那堂题目为《奋斗征程上那些苦与乐》的授课,大家印象至深——
有战士说,周班长的课讲得“活泼”,语言风趣又一针见血,如他用“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等语言给成长中的战友心态“画像”,用“向舒适区说‘拜拜’”“无苦乐,不青春”等话语与大家共勉,让不少官兵不由得绷紧了奋斗之弦。
有专家评价,周新义的授课“能把自己摆进去”,不仅会讲故事,更擅长讲好故事,用“天为被、地为床,中间还有高原的狼”讲述坚守高原经历,用“勇于吃四海为家、远离繁华之苦,享国家强盛、人民幸福之乐”表达家国情怀,很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让操作号手登上“教员标兵榜”,是火箭军部队不拘一格选教员的缩影。近年来,火箭军不断加大优秀政治教员队伍建设力度,经过持续筹划设计、规范发展、系统推进,一个成分多元、结构多层、职务多级、分布多域的三级优秀政治教员人才体系初具规模。
今年年初,火箭军再次拓展优秀政治教员培养模式,明确“继续扩大政治教员选拔范围”,突出“学真理、求真实、用真情、做真功”,以便让更多各有所长的官兵加入其中,逐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家动手、一起来做”的生动局面。
人人争当播火者,处处可见好队伍。如今,火箭军围绕这一目标的多项举措已收到成效。
在火箭军目前的优秀政治教员“人才池”里,不仅有全军知名、官兵认可的“名师”,也有屡获科研大奖的技术专家、在基层摸爬滚打的操作号手,还有常年带兵打仗的一线指挥员、进军营不久的义务兵教员。
他们,在追求更好授课质效的同时,正在座座营盘播撒火种,让党的创新理论光芒照进深山阵地、照亮官兵心灵,为巨车长剑扬威未来战场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图①:火箭军某旅组织实弹发射。孙 波摄
图②:火箭军某部利用营区红色资源开展“做红军传人、当打赢先锋”教育。桑 朋摄
图③:火箭军某旅在演训一线开展“主题小课堂”教育。汪 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