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西宁联保中心活用网络平台创新教育模式——

“你的故事,给我奔跑的力量”


■雷大伟 本报特约记者 刘一波

日前,一条微视频在西宁联勤保障中心官兵的朋友圈刷屏。视频主人公、该中心某团下士加华多杰,在上级组织的战斗体能比武中勇夺冠军,去年底荣立二等功。

加华多杰的精武故事,感染了身边无数战友。大家以高昂的士气投身练兵备战,在演训场上掀起阵阵精武热潮。

“战友完德加跟我是同年兵,还是我的老乡。一路走来,他的先进事迹不断激励我前行。”加华多杰告诉记者,中心创新教育模式,利用网络平台讲好官兵自己的故事,激励大家立足战位建功军营,他是受益者之一。

前年,完德加在比武竞赛中夺魁,并被表彰为“感动中心十大人物”。他的故事,被制作成微视频,在该中心强军网推出。这段微视频,激发了加华多杰精武强能、奋勇争先的热情。通过不懈努力,加华多杰的训练成绩突飞猛进,如愿登上领奖台,成为官兵心中的军营“偶像”。

“时代在变,观念在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必须跟着变。”议教会上,该中心党委一班人研究认为,“网生代”官兵思想活跃、个性突出,抓教育必须过好网络关,突出时代性和群众性。为此,他们深入贯彻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集训精神,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推动教育走深走实。

该中心从选定好话题入手,坚持从官兵心声中、从成长困惑中、从案例镜鉴中、从时事热点中挖掘话题,力求贴近官兵、贴近实际;从搭建好平台着眼,开设微课讲堂,让官兵登上讲台、走进荧幕分享参演、参训、参赛体会,把有意义的话题讲生动,把深奥的理论讲透彻。

前不久,该中心某汽车运输团一连官兵“吸着氧气翻越达坂”的视频火爆全网。该连三分队队长冯志威的妻子任秀梅,在视频中看到了自己的丈夫,便给他留言:“在新闻里看到你,作为军属,我倍感骄傲!你守卫祖国‘大家’,我守护好咱们的‘小家’。”

教育课堂上,冯志威向战友们分享了妻子的留言,大家感动不已,进一步坚定了“忠诚维护核心、矢志奋斗强军”的信念。

该中心领导告诉记者,他们注重发挥官兵主体作用,发动大家利用“高原联勤兵”融媒体平台,自主创作微视频,从受教育者变身为教育者,有效增强了教育活力。

“边防官兵乘包机返乡、野营住上保温方舱、智能化装备广泛应用……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高原官兵戍边守防信心更足了!”日前,该中心某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瑛观看官兵创作的一条微视频后留言,引起大家强烈共鸣。

作为一名老军医,张瑛在高原驻训期间能吃苦、敢冲锋,为年轻官兵树起了好榜样。95后军医薛盛文与张瑛并肩战斗两个月后,深有感触地说:“我要成为张军医那样以身作则、默默奉献的人。”

“你的故事,给我奔跑的力量”。在雪域高原、大漠戈壁,该中心广泛开展的“帐篷党课”“车厢教育”,被官兵制作成微视频,一经发布就成为网络爆款作品。官兵在隔空对话中强化思想认同,在交流碰撞中释放教育活力,网络成为提升教育质效的“倍增器”。

短评

用好故事培塑好样子

■张磊峰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人生如同故事。重要的并不在有多长,而是在有多好。”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某团战士完德加的精武故事激励了加华多杰,加华多杰的励志故事又点燃了更多官兵的精武豪情……一个个好故事的叠加传递,产生源源不断催人向上的强大动力。

用讲故事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我军的传家宝。从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强军时代,那些感人至深、直抵心灵的好故事,始终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感染力、说服力,影响、培育、塑造了无数有血有肉、顽强奋斗、忘我奉献的平凡英雄。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官兵结构成分的变化,好故事的“打开方式”更加丰富多元。“兵说兵事”“网红思政课”等系列微视频,用新媒体手段充分展现身边典型的榜样力量;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传统课堂与流动战位相衔接的方式,让官兵在演训间隙、闲暇之余随时随地收听收看强军故事,于喜闻乐见中接受熏陶和感染。

选定好话题、搭建好平台、传播好故事、培塑好样子——西宁联勤保障中心这种充满时代气息、符合官兵需求、强化教育质效、形成闭合回路的创新之举,值得学习借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