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正满的微信名叫“老船长”,名副其实。
从1978年入伍那一天开始,窦正满就与大海和船舶结下不解之缘。26年军旅生涯中,他驾驶过不同种类的军用船只,航迹遍及我国沿海各个港口,对于中国沿海海域的水文、气象、港口情况烂熟于心,被同行称为“活海图”。
有一次,一个80米长、60米宽的方形沉箱,要用拖轮从江南造船厂运到130海里外的东海大桥。沉箱体积巨大,运输中漂浮不定,航道却非常狭窄,需要一位专业能力出众的“船长”来指挥。上海海事局通航部门思虑再三,最终请窦正满担负指挥任务。
在浩瀚大海定位一个沉箱,难度可想而知。然而,窦正满运筹自如。“各号注意,各号注意!船队即将出发。”繁忙的港口船来船往,巨型沉箱在4艘大功率全回转拖轮的保护下整装待发。窦正满头戴安全帽,手持对讲机,双脚跨立在指挥平台。伴随着他低沉有力的声音,巨型沉箱被牵引着驶出港口。仅用了一天时间,窦正满便将这个庞然大物精确无误地固定在指定位置。
窦正满高超的专业技能,引得上海港有关领导伸来橄榄枝,邀请他退役后去工作。窦正满却有自己的想法——去更广阔的天地创业,为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
这个选择,开启了窦正满不一样的人生篇章。
2004年,时任原国防科工委航天远洋测量船基地教练船长的窦正满,自主择业后联合3位战友,从上海一家船务公司买了艘旧拖轮,创办了一家拖轮公司,走上了创业之路。
在国有大企业占据绝对市场份额的水上运输行业,一家刚成立的民营企业想要承接业务,困难可想而知。窦正满坚信,唯有诚信与担当才能立足。
“退役军人能吃苦、讲信用。”窦正满说,创业最初那几年,正是靠着和几位战友团结一心,并肩战斗,公司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风浪”。
2005年春节前,他们从江苏张家港运一批机械设备到天津,航行至山东青岛外海时遇到寒潮。“海面风力达10级,海水打上甲板随即结冰,很多船员因严重晕船呕吐不止。”大风大浪中,窦正满和战友们咬牙坚持,硬是撑过近30个小时,按时将设备交给客户。
随着洋山深水港、东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大型工程陆续开工兴建,窦正满的公司业务量逐年增大,一次次圆满完成的工作让他们逐渐树起口碑,成为我国大型民营拖轮企业之一。
“这些和我一起拼过命的战友,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我最信得过的人。”窦正满说。多年来,他充分利用自己企业的平台,尽力帮助退役军人就业。目前,公司近300名员工中,有近三分之一是退役军人。
2015年,窦正满受聘担任全国自主择业干部就业创业导师。他积极参与相关政策理论研究和项目论证,无论工作多忙都抽时间参加活动,与自主择业干部进行交流,悉心指导。
“如果社会是一艘船,关爱就是茫茫大海中的一盏明灯。军队培养了我,时代成就了我,我要把回馈社会当作责任和义务。”窦正满说。
在企业里,窦正满视员工为家人。谁家子女考上重点大学,他一定把孩子请来,亲自送上祝福和红包。哪位员工家庭困难,他第一时间派人慰问,尽可能提供帮助。2020年春节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里武汉籍船员未能到岗,按公司规定只能发放基本工资。可到了年底,这些船员惊喜地发现,那些扣除的工资竟被悄悄补上了。
在企业外,窦正满把父老乡亲放在心上。看到家乡的村道多年仍是“晴天灰蒙蒙,雨天水汪汪”,他主动出资修整,让附近几个村的乡亲们告别了“行路难”。看到河南固始黄港小学因缺乏资金,正在修建的新校舍面临停工,他号召相熟的企业家捐款,自己也慷慨解囊,为学校解了燃眉之急。
2021年7月1日,党龄39年的窦正满给自己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政治生日:他将平时积攒的100万元拿出来,捐赠给自己的母校——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朱坝中学,一所偏远的乡村学校。他希望用这笔资金奖励教师,把他们留在乡村学校;用这笔资金资助学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窦正满的善举,感动了当地群众,大家推举他担任洪泽区爱心助学基金会监事长。
谈及未来的打算,窦正满说,要继续把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强大了,员工的幸福感才会更强,他才能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做更多有益的事情。
风正劲,帆正悬。“老船长”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制图:扈 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