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职方阵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传承,最深情的祭奠


■蔡永连 高 陈

参与追寻革命先辈足迹的任务过程中,安徽省军区巢湖离职干部休养所文职人员朱怡蘅来到袁国平烈士雕像旁驻足瞻仰。袁伟健摄

“头颅抛千斛,风雨撼孤舟。宁为革命死,不作阶下囚。”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孙湾村,烈士周狷之的塑像和墓碑庄严肃穆,碑文上的绝命诗字字泣血。清明节前夕,在挖掘整理驻地革命历史文物时,该区人武部军事科参谋、文职人员祝义跃途经此地,在墓前驻足瞻仰。

“1930年,周狷之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在狱中写下绝命诗。赴刑场的路上,他怒斥敌人‘共产党员是巴根草,你们斩了我这一节,其他的还会生根发芽’。就义时,他只有27岁。”了解到这些,今年也27岁的祝义跃感佩不已:“党和人民军队初创时,我的家乡有无数青年志士,为了信仰抛却个人生死,我越发感到投身强军兴军的使命光荣。”

2020年,祝义跃成为人武部一名文职人员。后来,他参与到建设安徽省革命军事馆的任务中,负责征集革命历史文物史料和藏品。

参与这项工作一年多,感动与震撼便持续一年多。“收集革命文物的过程也是缅怀英烈、洗礼升华的过程。”安徽省革命军事馆筹建组负责人郭伟峰告诉笔者,为了推进革命军事馆建设,他们在省军区领导带领下,追寻革命先辈足迹,走遍全省挖掘红色资源,收集革命文物,省军区系统的文职人员积极踊跃参与其中。

“以前我不理解,世间百色,为什么形容革命的颜色是红色?原来,胜利之花是英烈们甘洒热血浇灌才能盛开的。”巢湖离职干部休养所文职人员朱怡蘅谈到那场追寻活动,依然心潮澎湃。因为有写作和拍摄特长,她加入活动小组,负责相关栏目制作。

期间,朱怡蘅在某平台视频号陆续推出30期短视频,讲述一个个共产党人为了信仰献出青春与生命的故事,不仅感动了广大官兵,还被多家地方媒体转发。很多活动小组走过的“追寻之地”,也成为驻地群众争相前往的“网红打卡地”。

2019年入职时,安徽东至县人武部文职人员朱春剑一度有些焦虑。由于人武部人少事多,他最忙时要兼顾政工、军事、保障三个科室的业务,偶尔也会产生“撂挑子”的念头,直到“遇见”抗美援朝老兵张北旺。

在一次作战中,张北旺所在部队坚守的阵地仅剩他一人。他临危不惧,沉着应战,先后消灭60余名敌人,为战斗胜利赢得宝贵时间。

去年底,张北旺的儿女将他的立功受奖资料捐赠给安徽省革命军事馆。在捐赠仪式上,朱春剑接过“人民功臣”荣誉称号等30多件立功受奖资料,内心震撼不已:“这些沉甸甸的资料让我感受到无穷的力量,我想那就是信仰的力量。我是新时代军队文职人员,应该用实干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忠魂,枕戈复待旦,常思报国恩。”近日,安徽省军区组织青年党员到延乔路,祭奠烈士陈延年和陈乔年。合肥警备区干事、文职人员徐鹏在留言卡片上写下:“我愿同你们一样,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他告诉笔者,革命年代的同龄人能够不惜为党为民抛头颅、洒热血,现在的我们,也必须挺直脊梁奋勇前行。“把英烈的精神永续传承,才是对他们最深情的祭奠。”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