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我接连发现几名雷达班的战士在教育课上打瞌睡走神,再细细观察,这几名同志在训练时也没什么精神。在我的追问下,他们告诉我,这是因为他们的宿舍在一楼营门正上方,晚上岗哨此起彼伏的口令声让大家不是半夜惊醒,就是根本难以入眠。这样的回答,让我对自己此前的决定产生了怀疑。
之前的一次周交班会上,连队战士小李和隔壁连的小张由于站岗时警惕性差,没有及时询问口令被机关通报批评。对此,两人都感到有些委屈。因为这栋宿舍楼里住了3个连队,楼洞间距不过30米,且共用一条道路,夜间开灯,能够通视,他们以为第一个连队的哨兵询问过口令后,就不用再询问了,谁知这样也会被通报。
“平时连小小的口令都不能认真对待、正确使用,到了战场怎么能掌握敌情,履行好职责?”我当时正火气上头,没有仔细琢磨小李的解释,认为他只是找借口狡辩,于是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为了防止重蹈覆辙,我还和其他两个相邻的连队达成共识,在今后的执勤中,不管何时、不管谁经过、不管之前的哨兵是否询问过,执勤人员都必须大声询问口令,于是出现了口令“轮番轰炸”的场景。
一名哨兵询问口令完全可以达到目的,其他两名哨兵还要接着询问,这不是明知故问、多此一举吗?看着眼前几名精神萎靡的战士,我开始反思规范岗哨背后的负面效应。询问口令确实是岗哨的职责,但询问口令的目的是辨别敌我身份,在确认后还硬性要求视线范围内的岗哨再次询问,固然符合规定要求,却不合常理。
找到了问题所在,我积极向机关反映情况,并得到改进。这也让我认识到,平常布置工作任务时,既要符合相关规定,也要结合连队实际推进。
(袁 波、本报记者宋子洵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