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这里安葬着300多名陇海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大家一定要铭记历史、刻苦学习,以实际行动回报英烈的付出。”3月24日,在山东省曹县魏湾镇谌庄村烈士陵园内,守陵人谌仓运正在为前来扫墓的学生讲述英烈事迹。
从谌仓运的爷爷谌贻秋开始,谌家祖孙4代6人,接力为烈士义务守陵76年。
1946年8月,为策应中原野战军突围,配合山东战场作战,刘邓大军发起陇海战役。身为民兵的谌贻秋和当地群众积极支前,为解放军送弹药、抬担架。战场上,一位战士为掩护谌贻秋英勇牺牲。
在英雄的感召下,谌贻秋和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安葬了战场上牺牲烈士的遗体。为便于日后烈士亲人寻找,他们还为每名烈士立起木制纪念牌。然而在1948年4月国民党的一次扫荡中,300余名烈士的纪念牌被国民党军队拔除焚烧,许多烈士墓遭到破坏。国民党军队走后,谌贻秋和乡亲们修复被毁坏的坟墓,重新安葬暴露于地面的遗骨。由于墓地损毁太过严重,其中200余名烈士成了无名烈士。
“虽然烈士的亲人难以找到,但我们谌家人就是烈士的亲人。”谌贻秋当时下定决心,“英雄为我付出生命,我家世代为英雄守陵。”
一诺千金。此后的30多年,谌贻秋年岁渐长、身体多病,仍坚持为烈士墓清扫、除草、植树。1980年谌贻秋病故,56岁的谌洪起接过父亲的班,成为谌家第二代守陵人。烈士墓地旁郁郁葱葱的柏树林让一些人起了贪心,偷偷砍下树枝卖钱。为保护好百余棵柏树,谌洪起便在陵园内挖了个地窖住下日夜守护,一住就是4年。
1984年,谌洪起因病去世,他的大儿子谌业俊继承遗志,成为谌家第三代义务守陵人。当地政府为了支持谌业俊义务守陵,拨出专款和物资让他翻修住房和陵园。但是,谌业俊只收下一包刺槐树种子,播撒在陵园。每逢清明时节,洁白的刺槐花映衬着烈士墓碑,更显庄严肃穆。
2018年5月谌业俊过世前,专门嘱咐家人守护好无名烈士墓地。深知丈夫心意的周麦兰义不容辞接下守陵任务,即使身体被冠心病、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折磨,她依然坚持每天到陵园除杂草、擦墓碑,风雨无阻。2020年清明节期间,周麦兰在陵园接待参观者时,冠心病发作晕倒在岗位上。
周麦兰出院后,谌业俊的弟弟谌仓运对她说:“守护陵园的事以后就交给我吧。我会接着守下去,决不让谌家食言。”此后,谌仓运接过守护陵园的任务,并决定将来把这份重任交给儿子谌广福,让谌家子子孙孙把这份责任传承下去。
懂事的谌广福在父辈的言传身教中,深刻理解“世代为英雄守陵”的意义。他时常陪着父亲看守墓园,悉心守护烈士忠魂。
如今,在谌家四代人的接力守护下,这座烈士陵园已成为当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靠着谌家这本“活档案”,不少烈士亲属找到了亲人墓地。